今天是
天气预报:
舂碓
【发布日期:2010-08-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梦游人

我们莆田人把舂米称为舂碓。舂米,有用脚踩的和用手舂的两种,虽谈不上什么工艺,过程也并不复杂,但绝对是个力气活。要舂一臼米,最少得舂三百下,要花近一个钟头。不少人舂得大汗淋漓,喘气不已。以前女子嫁人,做了人家媳妇,就要干着这种舂米挑水的家务活,这些粗活很苦。在一些反映古代民间生活的绘画里,常见舂米图:画中人多是女性,举着舂杵,面前是石臼或木臼,臼的样子像水缸。李白有诗云: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脚踩的臼,是用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它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径不小于70——80公分。一只大的石臼,一般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它。臼内凿有螺纹,臼的身子须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贴平,以便于清扫。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树段做成的碓身,碓的头部下面有石杵,构成一个放倒的“7”字。碓肚的中部,两边有支撑翘动的横杆,碓尾部的地下往往会挖一个深坑,当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里踩压下去,碓头即抬了起来,然后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就这样机械地重复。碓臼上面横着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时会连续不断跑跳着舂了起来。“公鸡啄白米,啄来啄去啄不起”就是舂米的形象写照。用这种方式加工出来的米粉一般用来制作兴化米粉和山里白粿,可惜现在这类加工方式已被机械加工所取代,导致这类食品的味道大不如从前了。
手舂方式都在春节前进行,是为过节做准备,舂米倒成了乡间迎接春节的前奏,农妇们把米舂成粉准备做“印糕”、“红团”等过年。舂粉的米先要用清水浸泡几天,等到微微发胀,然后把水晾干,这样才可以舂出又白又细的米粉来。小孩子爱过年,却没时间观念,不知今夕是何夕,唯有日盼夜盼,盼妈妈早些浸米舂粉,妈妈一浸米,就知道快要过年了,就有好多好吃的。于是,我总是兴高采烈地在妈妈屁股后面跟进跟出,看着妈妈忙来忙去:大木盘找出来了,大米提过来了,水挑回来了;白花花的米倒进木盘里,一桶桶的清水倒进木盘里,米浸在水里时不时会冒出来一个气泡,慢慢变白。过了一晚,房里就飘着一股淡淡的气味,过不久,远远近近的村庄都响起了舂米的声音。声音沉沉的,闷闷的,一下又一下,一声接一声。
几十年过去了,石臼早就不用了。虽然村里现在还有二副石舂,一副在我家的老屋里,一副还在村子里晒日淋雨,只是碓头不知哪里去了。如今的舂米声在我们村庄彻底消逝了hellip;hellip;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