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票证年代
【发布日期:2010-12-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厝埕人

一提起票证,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想到粮票。在当时那个年代,粮票就是人们的“命根子”,没有粮票是要挨饿的。
1955年我国开始流通第一套粮票。大家手头有两种粮票,一种是全国粮票,一种是各省发行的粮票。全国粮票可以在全国各地通用,省内粮票只在省内使用。所以,全国粮票比地方粮票抢手,人们都愿意把地方粮票换成全国的,尤其是出差的人,总会记得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就像记得往行李里装上换洗衣服、牙膏牙刷一样。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天灾人祸,这时需要凭票购买的已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日用百货。于是,从粮票又发展出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手表票、缝纫机票,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蛋票、糖票、豆制品票等等。票证的种类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这些票证还要分上、中、下旬发放,有些还规定着商品等级,如烟票,一般按季度发给;平时只能得到低档次的“乙级”、“丙级”香烟若干包,遇到节日时才供应“甲级”香烟,烟票上印制“几等烟几包”等等。总之,当时的人们不仅需要攒钱,而且还需要凑够这些必需的票证,什么样的商品就用对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因此这些票证甚至比钱都珍贵,钱可以挣,但这些票证是按人口发放的,不但丢失不补,而且过期作废。一旦丢失,那就意味着一家人在一段时间内要挨饿受冻。
在各种票证里,发行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是粮票。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日子里,你可以用粮票换到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有些人家为了娶媳妇,一两一两地攒粮票;如果有人用粮票包红包,是很受欢迎的礼金;有些人家父亲去儿子家吃饭,可不掏钱,但必须掏粮票;那时缝纫机票之类的工业票更是珍贵,一个单位一年可能也就两张,分到谁头上谁都跟中奖了一样兴奋。
那个年代的人们,是不可能自由流动的,因为每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没有城里人的身份,就拿不到这些票证。还有,一个人从一个地方调动到另一个地方工作,或者考上大学,除了要转户口,还要转粮食关系,粮食关系中就包含了这些票证。
改革开放后,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了,粮票“生命之本”的宝座开始逐渐发生动摇。有的饭店、商店出售食品时,由必须使用粮票,转变为没粮票可多花点钱替代;乘坐火车、轮船、飞机吃饭时,不再强制使用专用粮票等等,许多地方就逐步取消了粮食的定量供应。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为买不到东西而发愁。终于在1993年,一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货币”——粮票等各种票证,在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了。
粮票的正式废止,标志票证时代的终结,各种票证也随之成为人们手中的文物收藏品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