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彬
快过年拉!噼啪噼啪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鞭炮声一天紧密一天,离过年的日子也日近一日。到了农历十二月,农村的喜事特多,祝寿、婚嫁等人生大事皆集中于此,因为外出工作的乡亲父老都要陆续回家过年了,什么喜事能拖则拖,能延则延,喜事嘛,人多好办事,人多才热闹呐。
乡亲们陆续还乡,来来往往日益热闹。走东家串西家,分支烟喝杯茶,烟气袅袅,浓浓的乡情亲情氤氲。一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如串串鞭炮,点燃了引子,谈笑间,噼啪噼啪都化成了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每每看到乡亲们返乡的身影。我就不由地想起我小时候的高兴劲儿。我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农村经济落后,没有什么零食可解馋,不像现在商店里食品丰富,琳琅满目,想吃就吃。当时交通不便,出远门的打工者一般是每年只回家一次,而他们返乡时必带回些地方特产糖果饼干之类,分给左邻右舍。这时候,我们小孩子就可以一饱口福了。我们边吃糖边高兴地嚷嚷:“times;times;回来了!”一人传一口,小孩子围过来了,大人迎出来了,问个话,握个手,看人瘦了胖了,不问钱挣多了少了,就道个平安就好。我长大了之后,才明白原来分糖是报喜讯——人已平安回来了!牵挂了一年的喜悦谁不想迫不及待地和乡亲们一道分享呢?
现在通讯便捷,联系方便,天涯比邻;交通发达,往返便利,天涯咫尺。乡亲们来往出入成了平常事儿。因而分喜糖的习俗也就淡化了。只不过过年仍是乡亲们大团聚的日子。外出的乡亲不远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赶回,图的是啥呀?就是为了一份难以割舍的爱情亲情友情,只有团聚才能把握住人间这份情的真与美。
过年啦!
家家户户都贴上大红春联。真诚的祝愿、美好的憧憬都溢满了门窗。现在日子好过了,许多人家贪图方便图美观,从街上买来了现成的对联,有普通烫金的,也有高档装饰精美的,种类齐全,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为宣传而赠送的对联。这些批量生产的对联印刷得再精美,我仍觉得不如手写的那样真切,有灵气,富有生命力。我走访亲友,首先要看的便是对联,边品边赏,琅琅上口,意味深长,百读不厌。从对联中可见人的喜好、品性、理想与追求。
我每年都为一些左邻右舍写对联。我会根据人家的情况选用不同的联句来写。如老实本分人家,我以勤劳节俭赞之;多事不和人家,就以和睦友善劝之hellip;hellip;一次,一小伙子请我写对联时,特别吩咐我对联中别出现勤劳节俭之类的字眼。他看我疑惑不解的神情,说“人无横财不富,靠勤劳节俭哪能致富?勤劳节俭过的是苦日子。”原来他要的是轻轻松松挣钱,最好是天上掉馅饼。对联仅是寄托人对未来的憧憬美好的愿望而已,不知对联能遂人愿否?我想时代怎么发展,再好的憧憬愿望都需要每个人去为之努力奋斗。
红联贴上了,年味更浓了。到了大年三十,是全家围炉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现在日子好了,不像过去只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丰盛的美味。我奶奶说现在平日就胜过去过年吃的。如今,过年不在吃,而在于一种亲情团聚的氛围。一家人围在一起,平日忙得懒得羞得憋得说不出口的话,此时此刻可以尽情地释放,声声祝福挂在眉梢,股股暖流淌在心底。
饭后,燃放鞭炮烟花。到处鞭炮声一片,四处烟花映亮了夜空。一些大富人家在暗地里较劲,看谁家放的烟花好看,燃放的时间长。这时候,爬上楼顶站在阳台上观赏争奇斗艳的烟花也是一大乐趣。燃放的时间断断续续一直到了午夜,才达到了高潮,家家户户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初一游春,亲朋好友互相拜年,时间一直延续到初五。之后年味也渐渐淡去了,乡亲们也陆陆续续离家了,到了元宵,这个新年才算过完,乡村的热闹渐渐淡去了,依旧宁静与安详。
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年既是一年紧张劳作之后休养生息的日子,也是一年来忙忙碌碌之后一次冷静深沉的回眸,更是积蓄力量,以期新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