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打谷场(三)
【发布日期:2011-07-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凌明信

我有一个要好的同学,他在乡下的老家非常特别。我所说的特别指的是他家的地理方位:门前一百米外是一条小溪,小溪位于下游的低洼地带。夏季里,上游溪床干涸溪水断流,而他门前的小溪依然是涓涓细流,对于生活在火热夏季中的人们来说,这一泓清泉称得上是弥足珍贵的。早上或傍晚,妇女们经常在溪边洗衣服。她们伸手拢一拢倾斜的鬓发云结,眨一眨水盈盈的双眼,真是具有勾魂摄魄的力量。屋后三百米处是一条大溪,常年溪水长流。宽阔的溪边遍布着形态各异的鹅卵石,鹅卵石间生长着绿茸茸的草,尤其是芦苇,在溪边形成一片接一片紫色的芦花荡,总能让人心旌摇动。紧挨溪岸的便是一片良田,每年种两季水稻。傍晚时分,起风了,天气凉快,我们时常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走到溪边。一路上,我们扯开嗓子喊着唱着。
不知不觉间,我们爬上了溪岸,放眼望去,溪床宽阔,溪水像一条绿色的彩练在水稻田的外侧逶迤而去。溪岸的外侧,金黄的稻浪翻滚着。稻花香里说丰年,这实在是一处乡村的胜境。我们嘴中念着到中流击水的名句,也真的很想跃进滔滔的溪流中,去体验拍击重重浪花的那种激昂情怀。朋友的水性很棒,在水中游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想上岸。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直到铺在溪水中的那一抹残霞渐渐消逝了,我们才踩着鹅卵石上岸。再看清风徐徐中,村庄里到处是炊烟袅娜,一切都是如此的美不胜收!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同学几个人开始收割水稻。这一带靠近大溪,所以虽然天久不雨,别处的水稻田都龟裂了,而这里的水稻田中依然一片潮湿,稍不留神就滑倒了,整个屁股坐在湿地上。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在水稻田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赛。一个路过的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开外了,听说还是以前的生产队长,精神还很健旺的他站在田头,夸我们好生了得,不是嫩红娇绿的模样。老队长的话更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摩拳擦掌,干得更欢了。
晚上,我们几个人围坐在稻谷场上,美美地享受着月光宴。同学的母亲是个大能人,她能像男人一样,把近两百斤重的粗大木桶扛在头顶或肩膀,然后,她几乎是挪着小步,将木桶搬到田间用来脱粒。在忙碌的收割季节里,她还会像男人那样抽几口水烟解困。她是个心地善良的种田人,见我们白天不甘人后地干活,她顶着烈日,拉起甘薯那铺在地面上的匍匐茎,摘一大把嫩嫩的甘薯叶,回家后,她用甘薯叶炒了一大盘米粉给我们吃。为了犒劳我们,她在米粉中加了好多茶油,这一瓶茶油是她自己治疗咳嗽用的。香喷喷的米粉让我们大饱口福,而她的慈爱之心却让我们感念不忘。她还特地从田里摘了些花生,清煮后端给我们吃。这会,我们边剥着花生吃,边轮流讲笑话,也以月亮为题或吟哦或默诵。同学是个善于引经据典的人,他总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不,大家正在吃花生,他灵机一动,出了个谜语让大伙猜: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我们中的一个脱口而出,说出了谜底:蚕蛹。他的话音一落,我们都扑哧一笑。他挠了挠头发,一脸困惑地望着大家。同学反诘一句:你手中拿的是啥?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谜底就是花生!
满天星斗,萤火飞舞,这般优美夜色,如入画境,我们都早已忘记白天的疲劳。这是一个难忘的溪边仲夏夜。
晒在场的稻谷自然成为家鸡争食的对象,它们常常偷吃稻谷,把自己的一个肚子填得都快胀破了还不罢手,继续用尖嘴啄着,用爪子翻着,将稻谷场搞得七零八落。主人生气了,抓起一把扫帚驱赶家鸡。家鸡扑打着翅膀,直往树枝上飞,在荫凉的树上咯咯咯地乱叫一通,气得主人还站在烈日下的稻谷场上数落家鸡。在稻谷场上享受美食的家鸡没有料到的是,此刻,稻谷场是一个潜伏着危险的场所。中午时分,老鹰正在开阔的天空中翱翔着,当发现稻谷场上的猎物时,它在低空中盘翔着,然后一个俯冲,捕食家鸡来了。夏季里,村里人常常眼睁睁地看着家鸡被老鹰抓走,所以他们总是提防着老鹰,无奈的是,老鹰和主人打了个时间差,选择主人睡觉的时间段作案。当然,老鹰也不是每一次都得手,主人放弃午睡,手握木棍严阵以待。老鹰不知是计,又按照老套套,如期而至,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受伤的老鹰落荒而逃。老鹰毕竟是一种凶猛的鸟,它们用自己趾上锐利的爪,攻击想伤害它们的人。我就亲眼看到有人在稻谷场上受到老鹰的袭击,胳膊上鲜血直流。赶来增援的人都对老鹰口诛笔伐一番。
晒干后的稻谷被储藏在大号的陶瓷缸里。为了避免回潮,在装稻谷前,得先点燃一把稻草,在陶瓷缸里烧了一小会。大的陶瓷缸有一米多高,上下狭,中间粗,像一尊胸腹袒露,满面笑容的弥勒,可以盛放四百来斤的稻谷。那时,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陶瓷缸,占用了房子的很多空间。除了大号外,还有一个小号的陶瓷缸,是专门用来储藏种子的。
水稻收割完毕后,紧接着就是灭茬,把遗留在地里的茎除掉。开始下一个季节的播种,就是栽种甘薯。农忙过后,村里人会把陶瓷运出去卖,买家很少付现金,而是用刚刚收上来的稻谷来换。村里还来了挑着或用自行车载着担子的货郎,他们手摇着一个小鼓,用一声声拖得很长很长的吆喝声招揽顾客。所卖的都是些仙草、冰棍、西瓜、米糕等,大家也用稻谷来换这些东西吃。这吆喝声很有吸引力,特别是小孩,他们常常背着大人,把稻谷拿来换冰棍吃,招来家长的一片骂声。
种蘑菇的季节到了,稻谷场上堆满了稻草和晒干的牛粪。蘑菇先是栽种在房子里,后来,农科站天天在广播机里推广在甘蔗田里种植蘑菇,并在甘蔗沟中养殖鱼苗。这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在当时很受推崇。虽然很少有人在甘蔗沟里养鱼,但是,把甘蔗田变成菇房是立体农业得到推广的有力佐证。一斤蘑菇卖价八块钱,这个价格让许多村里人眼红,他们一哄而上,到处都是一字摆开长蛇阵似的蘑菇房。真是一倡百和,有数个村里人一炮打响,尝到了立体农业所带来的甜头。牵一发而动全身,蘑菇的红火也给原本不起眼的稻草千载一时的机会,收购稻草的拖拉机随处可见,稻草严重脱销。除了稻草,作为种植蘑菇原材料的干牛粪,也是忽然间冒烟,颇有乌鸦变凤凰的戏剧性。
村里人高兴得太早了。刚开头,蘑菇每天的产量很高,采摘都来不及。而且,蘑菇块头又大,种植和收购蘑菇的个个欢天喜地。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来。确实是如此,大家的高兴头尚未过去,就遭遇到一个可怕的现象:蘑菇的产量迅速下降。让人揪心的还有,蘑菇的块头也越来越小。架上蘑菇原本密密麻麻,现在变成稀稀疏疏,最后完全绝收,经历这场变故的菇农痛心疾首。“吃一堑,长一智”,吃到苦头的他们总算弄清楚真相:茹房里头的温度偏高,造成初期蘑菇的快速生长hellip;hellip;
布谷鸟声声催播谷。田间的耕牛屈指可数,耕牛闹春耕的镜头渐渐成为一种记忆。水田上来了机器。花六十块钱,雇人翻一亩水田只需个把钟头,而以前却需要一个晌午。插秧用上了机器,收割水稻也是靠机器来完成的。田野上的这些激烈的变革,可谓是鸟枪换大炮,世上新桃换旧符。犁铧和镰刀正在逐渐消逝,城里的孩子只能在纪念馆里头,看到这些宝贝,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远离我们视线的还有草垛、稻草人,以及一端有木齿或铁齿的长柄耙子。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银燕穿云巧裁三春美景之后,我们依然能看到田野上稻浪翻滚的美景。正因为如此,天下才有了仓廪实的盛世太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