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野黄鳝
【发布日期:2011-08-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小毛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刚刚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当时我家总共分到了十几亩田。在暑期双抢(抢种抢收)时节,起码要连续“作战”一个月左右时间,才能把二晚全部栽种下去。要知道双抢可是件费时的重体力活儿,不抓紧时间就赶不上节气对农时的需要了。
双抢的一般程序是割稻——栽禾——耘田,也就是把成熟的早稻收割完以后,需接着插二晚,估摸个把星期后,等秧苗在地里生了根,便开始要耘田了。
那时地里使用的大都是有机的农家厩肥,比如人畜的粪便什么的,现在想起来那可是纯生态的肥料,因而田地里的小动物们特别多,尤其是上半年犁田耙地的时候,有时一晌午的功夫,便能搞到几条泥鳅、黄鳝、鲫鱼成为中午的美餐,那是常有的事,并不稀奇,不像如今它们早已销声匿迹了。
当时,我家有块田靠近山丘下,水源较好,泥土又稀又厚,脚踩下去可没至人的膝盖,被人俗称“烂浆田”。彼时没有锄草剂什么的,完全是靠人工手劲、脚力,把田地里的野草连根拔起或一脚一脚把它踩进泥土,沤烂腐掉。
快到傍晚,日落西山,一家人都饥肠漉漉,正准备收工,突然眼尖的二嫂惊叫着:“快看,那是什么?蛇!蛇!”果然,只见在前方的田网里,有一条灰色的长条形的动物在缓缓地蠕动着,由于全身沾满了黑色的泥土,根本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旁边的几位女性顿时惊慌起来,纷纷逃避。
倒是二哥胆大,他上前先用棍拔了拔试探了一下,瞧那阵势,发现不是蛇,分明是一条硕大的黄鳝,赶紧上前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黄鳝的头牢牢地钳起来,竟有一尺多长。那条又粗又长的黄鳝痉挛似的,痛苦地扭曲着自己笨重的身体。我们都忍不住啧啧惊叹。
对于这么一笔意外的收获,家人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认为第二天一早把它拿到菜市场卖个好价钱,补贴家用;一种是认为还不如自己吃了算了,正好晚饭在等下锅的菜呢!
晚上,年迈体贴的母亲就把黄鳝切成了小段,用上好的柴火炖成了汤,给我们滋补劳累疲倦的身体。那种鲜美,叫人永生难忘,很多人的饭量都比往常大了一圈。特别是我到了深夜,躺在床上,一边还咂摸不尽,做梦都还在回味着。
一晃30年流逝,如今村庄四围被开发成了规划区,建起了通衢大道,树起了高楼大厦,再则人们过多地使用化肥、农药,破坏了生态平衡,哪儿还能吃到又粗又长的野黄鳝,市面上出售的都是人工繁殖饲养的,吃起来寡淡无味,哪有鲜美可言?
30年前的野黄鳝的美味,至今还留存在我的味蕾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