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灯盏
【发布日期:2012-11-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春明

大概还在刚懂事的时候吧,我见过灯盏,据说是奶奶出嫁时的嫁妆。几十年过去了,脑海中那只灯盏还有着依稀的印象。好像是陶制品,底下有喇叭形的脚,细腰,顶着一只直径约三寸的圆形碗状器皿,可能由于年代久远,颜色黑黑的。那时候,煤油叫洋油,要从外国进口,得花钱买,还要凭票供应。经济条件不好,煤油灯节省着用,相当多的时候奶奶还是点灯盏照明。在微弱的菜油灯光下,奶奶为父亲和叔叔们缝补衣服hellip;hellip;那忙碌的身影,伴随着油灯,一直闪烁在我的记忆中。
灯盏里盛的是菜油,灯芯由一种类似草的植物晒干后充当。记得小时候,土砖屋上的窗户特别小,一到晚上,小小的窗口里往外射出的浑黄的光亮就是油灯发出的。虽然不很明亮,却让山村的夜空有了些许光辉,山村的夜晚也多了一份温暖和生气。
那时候,生计所迫,靠湖边上的男人们经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去湖里放鱼钩捕鱼。没有手电筒,全凭长年累月积累的感觉,在黑夜里摸索。人只有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将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极致。现在的年轻人不可想象在月黑风高夜,没有照明的工具还能熟练地劳作,然而,那时的村民做到了。有时很晚了,我见菜油灯还亮着,就想叫奶奶吹灭。奶奶总说,让它亮着,你爸还没回来呢。后来我听父亲跟奶奶说,在黑暗中翻过湖边的山埂,就可看见家里窗户中射出来的灯光,就如两盏灯笼,照得眼前一亮,心里也就踏实多了。原来,这黑夜中的菜油灯光是家人对在外儿女的牵挂,也是儿女对家的期盼。
当时,很少有商店,到解放后才有了国营的供销社,村民称之为“国营”,在公社所在地,离家较远,不方便。主要是货郎挑着担子走村串巷,采用实物交换的方式买卖。不光是灯草,其他如针线、纽扣、润肤膏、花露水、发夹和糖果等生活必需品也可换。不用走出村子就可买到需要的东西,而换来的一大把灯草,可供很长时间使用。即使用缺了,用棉纱或棉线也可充当,只是导油不快,灯光比起灯草点的暗淡了许多,但也可将就用。
后来有煤油了,不再像洋油那么贵,村民的经济状况也有了改善,大家都改用煤油灯。其实煤油灯使用的时间很短,也就那么六、七十年,再后来就是电灯。不过煤油灯也好,电灯也罢,人们还是沿用“一盏灯”的叫法,因为灯盏在人们的意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想忘也忘不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