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明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最早的车就是独轮车。这种车一个轮子,轮子是木制的,推起来也可以载上一两百斤重的东西;而且由于独轮,只能在田间小路上行走。
到我读初中时,公社总算有了一辆吉普车,也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了。在这以前,公社书记到县里开会都是步行。我们公社是偏远地区,走一趟县城,要步行上十个小时。记得后来看到书记坐在吉普车上,心里感觉那是了不起的大官,如果有朝一日也能坐一坐,那就心满意足了。
有吉普车的那两年,大队里分了一辆拖拉机。那时的拖拉机,不亚于现在的小轿车,能搭上一程,别提有多高兴。也就那几年,县城和乡下开通了班车,是那种三十几座的公共汽车。但不是每个公社都通了,像我们公社刚修好路,又特别远,还是没有通。有的公社和大队干部要上街办事,就是坐拖拉机到邻近的公社,再在那里搭班车上街。
我们高中毕业时,全部回大队务农。记得大队老支书的儿子很快就安排在公社电影放映队上班,出身贫雇农的李姓同学做了大队的出纳。然后就是我同村的王姓同学,出身好,哥哥又在大队做会计,在选择工作时,于开拖拉机和做赤脚老师两项职业中选择了开拖拉机,理由是开拖拉机吃技术饭,全大队独一无二,“荒年不饿手艺人”。可见开拖拉机在当时多么吃香。只有我费了好大劲,才做上了人家不愿意干的赤脚老师。
事实也是如此,我那同学开上拖拉机后,身价地位陡然提高。开始是为大队送公粮,送干部到公社开会,工资是老师的好几倍。后来,村民有条件修建房屋,拉墙脚石头,装载砖瓦和石灰,非拖拉机莫属。村民淳朴,请匠人上门做事,好酒好菜,再穷的人家,鸡蛋也少不了。我那同学每次聊天,总说鸡蛋没有味道。我知道他是吃得太多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的家乡出现了自行车。开始是邮递员有,后来很多村民也陆续买上了。有了自行车,方便不少。记得我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妻子卖了一头肥猪买的。每个星期天回家,我就用自行车驮着一双儿女,“叮铃铃”奔驰在乡村的简易公路上。
后来,村里有了班车,但一天也只一趟,很不方便。村民有人尝试买卡车了,妹婿会清是家乡有车族第一人,他不光买了一辆二手卡车,还买了一辆嘉陵摩托。慢慢地,卡车也多了起来,而摩托车更是一年比一年增多,如今,家乡的每户人家至少有一辆,如果男孩子多,还有好几辆。走亲戚或到集镇和县城,都是脚踩摩托,眨眼就到。
现在,更非昔日可比,班车一个小时一趟,家乡的年轻人大部分在外面打工,不少人赚了钱就买小轿车,我儿子也买了。以前羡慕书记坐吉普车,现在自己已经坐上了小轿车。坐在舒适的车沙发上,我的眼前就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以前的情景,真是感慨万千,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