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零食
【发布日期:2013-03-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徐仁河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正读小学,那时候虽不至于每天饿着肚子,但餐桌上除了干饭就是稀饭,没别的选择。
这就有个问题,每到上午最后一节课时,我的肚子基本上都是空空如也,用一句歇后语,叫做怀揣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啊。那时候没指望谁往学校送两罐牛奶,盼望着放学铃声早点响起却是真的。我的同桌,对付肚子里的“老鼠”有他的绝招,他的书包里除了几卷破书外,满满登登地塞满了各种零食。那时候的零食千万别往牛奶、饼干、果冻上想,不靠谱。同桌的零食都是山中的时令野果,这些野果虽不是很营养,但应付馋虫还是够的。他很仗义地分一点给我,当然前提是我得帮他完成家庭作业hellip;hellip;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田地的作物丰产丰收,而我的课间餐也丰盛了许多。我记忆最深的是麦芽糖和爆米花。那时,只要听到村中无端一声炮响,我们就知道一定是爆米花的师傅开工了。于是,我们纷纷从米缸里刨出几碗米,然后向母亲要上几毛零钱,就可以找爆米花的师傅爆米花吃了。爆米花的师傅主要的工具是一个黑漆漆的转炉,把米装进去,勺上少许白色的结晶物,估计是糖精之类的东西,而后把转炉的盖合上,把转炉放在炉火上边转边烤。估摸着差不多了,就打开转炉的盖子,只听嘭的一声响,那白胖胖的爆米花便蹦将出来,煞是诱人。
还有糖,一班外乡人叮叮当当地敲着小铁板,吆喝着“鸡毛换糖”,走街串巷地叫卖。他们卖糖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通过我们这些小馋虫,把家中的鸡毛和塑料凉鞋等物“顺”出来,他再把鸡毛等物收购到需要的工厂车间去。他们往往根据我们提供的鸡毛和凉鞋质量和数量多寡,用一把小铁铲和小铁锤在整板的麦芽糖上敲出一丁点给我们,以作酬劳。
这些都是很多年前的往事,如今,酸奶、果冻、曲奇、巧克力、肯德基、麦当劳什么的,应有尽有。孩子们想吃什么,食品店和超市里“拎”来就是。他们每天都吃零食,吃得胀腹,根本找不到我们小时候肚子里装老鼠的饥饿感。我的女儿顽皮起来,还暴殄天物,把零食扔得沙发地板到处都是。这个时候,她的奶奶就会忍不住抱怨:“现在的小孩子,真会享福,我们小的时候,只能吃点糖稀,啧啧hellip;hellip;”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