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萍
40多年前,在我家后院有口老水井,甜甜的井水滋润哺育了一辈辈人。每天的清晨和黄昏,村民们便挑着水桶来到井台边,在水桶上系根绳子,放到井中左右摆动几下后汲水,再费力地把水桶像拔河似的从水井中提上来。男人们喜欢挑着弯成弓形的扁担把水挑到家里,女人们由于力气小,只能斜着肩膀一拐一瘸地将水拎回家,家里劳力少的则由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用扁担把水抬着回家,当时每家每户都备有盛水用的水缸,一般都置于灶膛旁边。
我的爸爸长年在外工作,妈妈是村里的干部,平时很忙,所以取水的事只能由我们姐妹俩去完成。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到井边抬水,由于我们力气小,每次只能提半桶水,因此要来回抬七、八趟,才能注满我家的水缸。
女孩子毕竟力气小,一不小心把水桶掉下去的事经常发生,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常常呆在井台边,等着其他村民的到来,请他们帮我们用钩子吊上来。有一次,正值农忙,村民们都在田里劳作,我们姐妹俩在井边整整等了大半天,才有人来帮忙,那天因为提不到煮饭的水,我们连饭也没吃上——这是老水井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这时,一些村民在自己家里打了水井,安上了“压水机”,比起到井台打水吃的方式省时、省劲儿多了。自此,村子里的露天老井便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是到冬天的时候人们才聚集到井边洗被单、衣服,井台四周圆形的水泥地正好可以当作刷衣服的板,而且冬天水井里的水很温和——这是水井留给我的又一难忘印象。
如今,村中的老水井早已不复存在了,机械式的“压水机”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们的故事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