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
我们看着刚刚出锅的汤圆,垂涎欲滴,但大人毫不留情,一颗也不让我们先尝,说是得让祖宗先吃上。 当我们睡觉后,祖宗会过来吃汤圆。夜晚,我在梦中看见,烟雾缭绕中,先人穿着白衣,在汤圆的上方飘呀飘。他们的白衣,在煤油灯下不再令人胆战心惊hellip;hellip;
第二天,当祭拜后,我们开始吃汤圆。此刻的汤圆,早已凝结成团,像一块硬邦邦的石头。尽管如此,汤圆还是如此津津有味。
几天后,我们爬上窗户、门框,将贴在上面的汤圆揭下来,像咬石头一样,一点一点地吃着。
每年的元宵夜,村里人都会组织游灯。村里的“戏头”经常说起游灯的来历:这与明代戚继光抗击倭寇有关,家家户户点灯,结队而游,造成声势,以唬倭寇,使其不寒而栗,自动退却。“戏头”所说的典故,我们听得如坠五里雾中,我们感兴趣的是,游灯时,能够看上几个晚上的社戏,还可以吃上“元宵饭”。这“元宵饭”便是一碗汤圆和线面。当吃完线面后,村里宫庙鞭炮如雷贯耳,锣鼓唢呐齐鸣。这鞭炮相当于学校的钟声,听到鞭炮声后,大家抬着花灯出门,向着花灯汇聚的地方出发。
元宵的花灯,元宵的汤圆,让人们心中最美丽的缕缕情结,化作跳动的音符!
“雨打元宵灯,云遮中秋月”,天空中飘着零星的雨丝,大家盼着赏灯取乐,生怕天公不作美。每一个片区的灯笼串成一个方阵,这条火龙由两百张灯板组成,每张灯板上有十盏灯笼。村里一共有六个片区,也就有了六条火龙。这六条火龙沿着同一路径,相继行进,时而如蜗牛爬行,游灯的人提着灯笼,慢条斯理地走着,灯笼鲜艳夺目的,接受沿途乌压压的人群的检阅;时而如火龙腾空,游灯的人抬着灯笼,箭一般向前冲着,人群中发出一阵阵惊呼声。
红彤彤的灯笼,映照着一张张脸孔,沿途异常喧闹,观灯的人群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层层迭迭,难于计其数。鞭炮声、喝彩声不断,好一派节日的气象。当游灯行进尾声时,正月闹元宵的高潮环节也来了,这便是圈灯,灯笼沿着宽阔的操场,像社员往竹筛子上排放汤圆一般,从外围到里面,快速地“卷”起来,最后形成一个金灿灿的“八卦”图,不,分明是一颗金光闪闪的汤圆hellip;hellip;
元宵节这天,母亲一大早就开始搓汤圆。今年元宵,母亲把奶奶也接过来,奶奶是跟姑姑生活的,老人家牙齿快掉光了,她最喜欢吃的,吃起来又不费劲的,就是糯米做出来的汤圆。奶奶吃汤圆的情景有点滑稽:一颗汤圆含在嘴巴中,她先是移到左腮,接着是右腮,而最后则是舌尖,用上、下腭咀嚼着,她就这样美美地咂摸着汤圆的味道。
我们小孩也过来帮忙,在搓的期间,我悄悄地把三颗花生仁,结结实实地包在一颗汤圆中。我们搓的汤圆大小不一,但总体都偏小,唯独这颗汤圆比较大,有点显眼,母亲见状,说我搓的汤圆,比“三号”的龙眼还来得大!这么大的汤圆,如何咽得下,就不怕被噎住。我赶紧接过话茬,说父亲嘴巴大,这颗大号的“龙眼”就留给他吃吧。奶奶也附和着我。母亲本想将那颗汤圆搓成两颗,见我如此一说,只好作罢。
当父亲抬着灯笼进门时,母亲赶紧燃放一串鞭炮,便去煮汤圆。汤圆珠圆玉滑,雪白剔透,它们在锅中沸开了,那颗大号的汤圆在锅的正中间,滚动着。汤圆端上桌了,一家人围着“八仙桌”,你一颗我一颗,品尝着元宵夜的汤圆。而那颗大号的汤圆,我们都心领神会,没有去碰,而父亲也没有碰,他想把那颗汤圆让给奶奶吃。奶奶一听,乐呵呵的,“那颗汤圆,比我现在的嘴巴还大,想把我堵住了不成?”她说。
母亲便下了死命令,让父亲吃,她说:“这颗大号的汤圆,是一种福。吃了它,要是山上再有石头滚下来,咱也不怕!”母亲噙着泪花说。那是夏天的事,一天,父亲正在山上犁田,空中雷声隆隆,下起了大雨。他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干旱季节,天降甘霖,这是下种的好时机。正当他在雨中忘情地翻田时,一块石头从上面滚落下来,不偏不倚地落在他的脚后跟hellip;hellip;村里的人都说他命悬一线,前世积德,冥冥之中,佛祖托了他一把。
见我们都不吃那颗汤圆,又听见母亲催促他,父亲便夹起那颗汤圆,说:“这要是龙眼,一颗就值一毛钱!”我一直在观察着,那颗汤圆中可有三颗花生仁,我真的担心他被噎住了,所以,当他夹起那颗汤圆的瞬间,我差点开口说话,提醒他。但我最终没有做到,“天机不可泄露”,秘密道破了,就不灵验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