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前
有一位富人,发现在自己宾馆门口的不远处,有一衣衫褴褛的乞丐闭着眼睛睡觉,脸上带着甜甜的笑。他突发奇想:在大街上他就能睡得这么香,若在床上,他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于是,富人就叫醒乞丐,免费让他到宾馆住宿。谁知,第二天一早,乞丐找到富人,要求还让他回到街上去睡。乞丐说,睡在街上,常常梦见自己睡在床上,感觉非常幸福;而睡到宾馆,提心吊胆的,总梦见自己睡在街上,一夜都没睡好。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富翁在沙滩上晒太阳,看见附近有一个渔夫也在晒太阳,就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打鱼?”“打鱼干什么?”渔夫回答。“打鱼你可以挣很多钱。”“挣那么多钱做什么?”渔夫问。“挣多了钱你就可以成为富翁,像我一样在沙滩上晒太阳。”“我现在不也正自由自在地晒太阳吗?”渔夫自豪地回答。
佛说,人生是苦。芸芸众生,无不整日为生活奔波,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有几天不是被所谓的“苦”包围着。故事中的乞丐和贫穷的渔夫,在常人看来,他们的苦痛应该比我们还多,但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虽苦犹乐呢?
由此,我想到了一种植物。在西非的热带森林里,生长着一种高三、四米的常绿灌木。果实椭圆形,个体比樱桃大不了多少。这是一种平常的果实,可是,你吃了它以后,你的口味就变了,无论是吃很酸的柠檬还是苦涩的橙子,你品尝到的都是甜味,都是那么鲜美可口。原来,这种神秘的果实里含有一种叫糖朊的活性物质,它可以让舌头上的味蕾过滤去酸、苦、涩,而留下甜的味道。
生活也是这样,即使多么痛苦、贫困、潦倒、无奈,总是有一些人还能品出那么一丝丝的甜味。关键是,他们过滤去了生活中的悲观情绪,而留下了幸福的感觉。其实,生活中的幸福就是一种心情,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满意度,而这种心情和满意度是靠自己“过滤”出来的。由此可见,开头故事中的“幸福之人”无疑是善于“过滤”人生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