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彬
表叔家住在莆田界外底,一个正在崛起的小镇上。近日,到表叔家玩,我看见了表叔家墙上挂着的三张全家福。这三张拍摄于不同年代的全家福,并排挂着,显得特别有意思。
第一张全家福,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照的。照片已经发黄,图像有些模糊了。据表叔介绍,当时,是在祖屋拍照。祖屋是三间厅,土木结构泥瓦房,低矮,简陋,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从发黑、布满条条裂纹的木柱子、柴门框、剥落的墙壁,可以想见那房屋久经风霜。当时五、六户人家住在一个院子里,表叔家七、八口人,却只有两三间房,一家人挤在一起,生活之不便可想而知。表叔还一一介绍了照片上的人物。他的爷爷、奶奶、父母穿的都是自织的土布衣服,当时,表叔还是个小孩,五、六岁的样子。他说,他当时很少穿新衣服,大多是穿哥哥穿过的旧衣服,那衣服还是母亲一针一线用边角料拼接而成的。
第二张全家福,大约拍于上世纪80年代末,照片还算清晰。表叔说,这张照片的背景是在新屋拍的。虽然新屋还是砖瓦房,但从那石柱子,打磨平滑的条状石墙面,可见房屋之坚固。表叔说起那新屋,可是感慨万千。他说,幸亏赶上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之前,生产队出工要记工分,若是一年出不够工分,还要扣口粮的。一家人拼死拼活,却还吃不饱,穿不暖。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就妻子,还有子女帮忙在家劳作,粮食不仅够吃,还有剩余出售,补贴家用。他就安心在外打工。而那房屋就是用他在外打工三年挣的钱建成的。当时的日子,过得虽苦,但能吃饱穿暖,过得可开心幸福了!
表叔特别指指照片上的自己,说他当时戴上了台湾手表,穿着西装,瞧瞧这裤子,这裤脚,像喇叭形状,当时时兴穿喇叭裤。表叔说这就是当时最时髦的穿着,现在看起来还有点不伦不类呢!表叔的话也唤醒我记忆,当时,我还经常到表叔家玩呢,他挣了钱,建了新房,还赶时髦,他是村里最早买了自行车和电视机的人。特别是电视机,黑白的,每到黄昏,他的屋里就挤满了大人小孩,特别是夏天,天气再闷热,他们也不在乎,都早早地赶来,怕没地方看电视呢。
第三张全家福,是他父亲90岁生日拍的全家福。这张全家福比起第二张要大得多,有四张那么大,配上烫金的相框,显得富丽。前两张与之相比,还真有点相形见绌了。这张照片拍于2010年,是在他家新建的房屋前拍的。原有的新房已经拆除,拆除之后,建了这新房。表叔有两个儿子,一个做汽车销售,另一个做珠宝生意,两个儿子生意红红火火,挣得盆满钵溢,自然看不上原来的新房,就拆了,即使拆得表叔那个心疼呀,但看到儿子有出息,能建更坚固、住得舒适的房屋,他还能说什么呢!这房屋是框架结构,外贴瓷砖,场院虽然不大,但已硬化,四周建有花坛,栽上花木,整洁宜人。看着照片上的人物,个个神采飞扬,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甜蜜,看着就让人羡慕。
我端详着三张全家福,不禁思绪纷飞,感慨万千。三张全家福,静静地挂在墙上,它无言,却透露出时代变迁的气息。倘若能用心去感受,一定还会发现蕴藏在照片背后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