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兴
又是一年元宵时。
虽说现在的元宵节也热闹非凡,打牌、喝酒、吹牛、逛灯会等,却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与现在的元宵节相比,小时候在老家埭头过的元宵节更令自己怀念。那时的元宵节,岂是一个“乐”能言表!这些儿时的趣事,随时间推移,只能一点一滴,被深藏心里,成为永恒的记忆。
那是一个物质非常匮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非常单一,有好吃的东西也都等年底拿出来宴请客人。对于小孩来讲,比放假更开心的莫过于逢年过节,特别是元宵节,除了有好吃的,还能穿上新衣服,去亲戚家做客;对我而言,整个童年的回忆,也就剩下这些零星的片段了。这些积满了欢笑的元宵节趣事,多少年过去了,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
那些年,一到元宵节,大家就早早起床,匆匆吃完早饭,一溜烟地跑到外婆家。和阿姨家、舅舅家的小孩一起闹疼,整个家庭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接完行傩,主妇们把余烬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来年更红火。
在整个元宵节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就是敬香过程中的“分烟”事件。随着头旗开拔,村老手捧香炉,唢呐声、锣鼓声此起彼伏hellip;hellip;整个元宵节敬香仪式就开始了,儿时的我常会时不时地跑到敬香仪式队伍里。最有趣的就是锣鼓队,每家都早早备好贡品,等巡游队伍一到,交换下香火,祈愿来年全家平安、幸福安康!然后男主人就拿出烟分给大家,锣鼓队是一群很皮的少年,到人家家门口反而不敲打了,这可急坏了人家,赶紧献上2.3元一包的福建烟,一人一根分过去。大家小心翼翼地把烟收起来,放进烟盒里,等待回去炫耀下。然后大家就拼命地敲打锣鼓,把主人家乐得哈哈大笑。他们梦想来年的生活能像这锣鼓声一样震天响。为了能多分一根烟,小孩都变着戏法找人家要,直到人家认出来,打下屁股才不好意思跑开。然后跑回去跟外婆讲,只逗得外婆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而一到元宵节晚上,就有看新娘子的习俗,刚刚结婚的人家,要请客人喝红枣汤,新娘子也要出来分喜糖,大家都变着法子逗新娘子。客人来的越多,大家闹得越欢,预示夫妻生活越会红红火火。淘气的小孩都围在新娘子身边,讨要喜糖。多得到一颗糖果,我们都会激动一个晚上。喝红枣汤更觉得好玩,闹腾一个晚上,找主人家讨红枣汤喝,就为了四、五颗红枣,一个晚上能喝好几碗。
闹腾一个晚上的孩子终于还是抵抗不住睡神来袭,因为等待自己的还有明天的大事“分灯饼”,所以我们也都乖乖听从大人的话,上床睡觉。
随着敬香仪式活动渐渐接近尾声。“分灯饼”将活动推向高潮。为了能分到灯饼,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入环山巡游活动的队伍中,分完一次后不怕辛苦又绕回一圈,为的就是能多分一个饼。
随着大家一天天长大,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就像蜗牛一样,背着重重的壳,曾经的这些欢乐被永远封藏在我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