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子
往事历历,个个皆列在记忆的长廊上,有时心血来潮,也爱回头温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油副食品、日用品等供应极其匮乏。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肉票、糖票等专用购买凭证。人们每年每月总得注意粮油副食品供应信息,然后恭候街干部上门分以票证。特别是临近过年,人们更加注意年货供应,盼望国家多发一些食品票证,以让一家人过好年。正是这些票证,在艰难岁月中维持了老百姓基本的生活保证,那时,若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
执菜篮之政的家长,接到每月或每季印刷精美的五花八门票证,忧喜兼半:喜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年,有关部门安排得极其周到,竭尽全力实现“保障供应”的方针;忧的是,要把这些票证转换为实物,最令人糟心迷乱的莫过于排队,而且没一样东西不排队能买到手的。有时当然可以走个后门,图个方便,但大多数的人得去翘首排长队。我过去常常替大人在涵江菜市里排了半天队,结果却扑了空。接受了教训,很多次凌晨四、五点时,我便冒着严寒去等肉店开门,以便站在长龙队伍之最前列。特别是快到过年时,街头巷尾随处可看到人们购买各种年货的长龙。街坊邻居谁家有人在粮食、商业或食品商店工作的,都会令人羡慕,人们都会对他(她)恭恭敬敬,想方设法讨好他(她)。
记得在过去粮食严重匮乏的年代,粮食是定量供应,一般的人粮食定量只有18—23斤,重体力的人是28斤,出门在外身无粮票简直寸步难行。人们走到哪里,衣兜里都要揣着粮票。人们到饭店吃饭,上饼家买饼hellip;hellip;都付粮票。许多人吃不饱饭,粮票比钱还金贵。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每月的粮票等几乎都要用尽花光,一点不留。因此,几乎所有的城乡老百姓都有一种或隐或现、或淡或浓的“粮票情结”。小小粮票,方寸之物,却伴随人们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
随着我国农业形势的好转和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粮票等票证对国民经济的干预程度不断弱化。 1993年,各地陆续放开粮食价格,城镇居民到国有粮店购买粮食不再使用“粮证”或“粮票”,陪伴了老百姓近40年的粮票也随之失去购粮凭证的基本职能。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粮票等票证被城镇居民乱弃乱扔、视若废纸的同时,却被一些独具慧眼的收藏爱好者视为宝物,四处寻觅。顷刻间,粮票、布 票等票证又生发出一种新的功能和价值——收藏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东西多了,票证少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票证渐渐地退出了老百姓的生活。人们购买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的票证,一概免了。你随便什么时候要买粮食,只要一个电话,个体粮店的人就把粮食送到家门口来。
如今那些五花八门、设计精美的粮票、油票、布票等束之高阁,成为价值不菲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