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瑞
每到六一节前夕,我们学校都会进行紧张的节目排练。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充满青春气息的笑脸,总会让我回忆起少年时代演戏的情景。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前中期度过的,那时候还处在“又红又专”时期,时兴“文艺宣传”。那年,快到六一节的时候,老师在班里精心挑选“演员”。那时候我是副班长,很活跃,老师首当其冲挑选我,把我当成了文艺“骨干”。我们这些被选中的“小演员”个个精神抖擞,那种兴奋是无法形容的。老师先教我们唱歌,学唱的第一首是《义勇军进行曲》,现在还记得他教我们唱歌的情景,夸张地做着动作,张着个大嘴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是全国的老百姓hellip;hellip;”唱到最后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的时候,我们这些稚嫩的小孩怎么也唱不出那种气势来,老师就拿着道具木刀,一边唱一边狠狠地把刀劈向面前的小凳,那小凳就像敌人一般哗啦倒下了,我们都大笑起来。在他滑稽的动作里,我们似乎找到了感觉,再唱的时候,就进入角色入情入境了。就好像真的面对着敌人,一刀砍了下去,那么嫉恶如仇、同仇敌忾。
排练是很艰苦的,老师要求很严格,哪怕动作有一丁点不到位,也不能过关,他让我们拿着大刀和步枪比划,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我们都累得腰酸背痛,稍有松懈,就要受到批评。我清楚地记得,因为我的动作不熟练,老师反复给我纠正,严厉批评我学不专心。我的泪都快流下了,心里酸酸的,好难受,真想打退堂鼓,但是,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到了六一节那天,我们真是无比激动,记得我是借了别人的一个黄褂子穿着,早早地来到学校让老师化妆,满脸涂得红彤彤的,还戴了一个松枝编成的圆圈。拿着大刀、背着步枪来到了表演现场。当时,我们几个小学在一起表演节目,我们是“技压群芳”的,那阵容很是惹人眼球,让人拍手叫绝。我们男生表演的《义勇军进行曲》和《东风吹,战鼓擂》赢得了阵阵掌声,获得了好评,女生表演的《我是公社小社员》以其独特的歌伴舞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那股热情和那热闹情景,心里依旧热乎乎的,一股暖暖的热流充盈心田,成为我记忆里的永恒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