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柔远
小时候,看戏的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城乡居民历来有酷爱莆仙戏的传统和习俗。每当逢年过节、老人寿诞、娶媳结婚、婴儿满月、喜迎侨归等喜庆佳期,殷实的家庭一般都会请剧团来唱戏助兴,闹腾几天。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莆田戏剧团很多:莆田实验一团、莆田实验二团、大众剧团、劳动剧团、人民剧团、和平剧团、跃进(后改名前进)剧团、仙游鲤声剧团、莆田戏剧学校少年跃进班(剧团)hellip;hellip;莆仙戏的剧目也很多:有《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团圆之后》、《十五贯》、《高文举》、《王十朋苦妻》、《宝莲灯》hellip;hellip;当年有两个花旦,一个叫“妹丕”,一个叫“细妹”。她们精湛的表演技艺令人称绝。一个表演凄凄惨惨老妇的段子催人泪下;一个表演生动活脱丫环的形象人见人爱。当时在莆田老百姓当中赞扬声很高。可是,她们演技好在哪里,我们小孩不懂欣赏。只要听说今天她或者她要出场,许多大人再忙也要去一睹为快,一饱眼福;而我们小孩却喜欢看逗人发笑的片段。记忆中莆仙戏里有五个丑剧演员:丑子连、丑子水、丑子榜、丑子石、丑子柳。他们动作滑稽,惟妙惟肖,令人捧腹大笑。当年我最爱看的剧目是《十五贯》。直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扮演娄亚鼠的丑剧演员扛着长凳摇摇晃晃的“鼠行”身段,尖嘴猴腮的搞笑滑稽表情,娄亚鼠滑稽动作令不少小孩子到处模仿hellip;hellip;他们出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很精彩,不时地引起哄堂大笑。
我们沁后过山周围几个村庄:西天尾镇的渭庄、下柯;梧塘镇的枫林林外、沁后的沁山小学、萩芦镇的东张等经常有戏讯。“戏讯”对当年文化生活贫乏的农民,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特别是那些老婶嬷和少妇戏瘾最大,或远或近,或中午或晚上,逢场必看,哪怕是看过的,也要再看个“滚瓜烂熟”,好在田间地头或者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时讲“戏古”、作评论。看戏前,她们换上新衣,把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发髻盘得圆圆的,再插上一两朵含苞待放的红玫瑰,要不是她们抬椅搬凳的,还以为要回娘家哩!
戏台离地大约五尺许,一般搭在村子的开阔地,或者是在农村小学的操场里。晚上台上点着三、四盏大马灯(莆田人称“汽灯”),把整个戏台照得如同白昼。“三隆堂”(开场的锣鼓)敲响,人们急忙往台前簇拥,坐回各人的条凳或者椅子上。有些外乡镇的戏迷路程远,不方便带椅凳,自行车一摆,就停在椅子后面,坐在鞍座上观看。
每次演出,观众还没有来,卖各种小吃的生意人就蜂拥而来摆摊设档,一有观众,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便一声比一声高。各种小吃散发出的香气和甜味,像是着了魔法,磁铁般吸引着小孩子的眼,打动着小孩子的心,诱惑小孩子口袋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