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记忆里的麦收
【发布日期:2014-06-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李恩维

小时候,麦收是一年中最忙的。不像现在机械化作业,以前麦收时要靠人力收割,所以每当收割麦子的季节到了,乡亲们都提前把农具准备好,镰刀、木叉、扫帚、木掀等农具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捆绑麦子的绳子、磨镰的磨石都要准备好,同时还要检修农具,对损坏的抓紧时间进行修补,以防农忙时抓瞎,耽误麦收进度。
快要收割的日子,乡亲们是一刻也闲不住的。“蚕老一时,麦熟一晌”,麦子的成熟仿佛都是在一晌间悄然而至。长得饱满欲滴的麦子是断不能耽搁收割的火候的,因为麦子不等人,熟得过了,稍一动,麦粒就会落在地里。还因为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麦子熟了不及时收割,雨淋了麦穗就会发黑烂掉。所以民间有收麦子是“虎口夺粮”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过去在乡村,割麦子可不是件轻松的活儿,乡亲们弓着腰在被太阳炙烤的热辣辣的麦田里,一垅垅心急火燎地割着麦子,热气从脚下往上蹿,汗水则从头上顺着脖子往下淌,浑身痒痒的,腰酸得直不起来,虽然辛苦劳累,但是看到丰收的景象,乡亲们还是乐此不疲,累并幸福着。收割后的麦子被拢成大小相等的捆儿,装上车送到麦场里等待脱粒。在麦场里,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下雨,如果湛蓝的天空忽然飘来几片云,落下几滴雨,乡亲们那是拼上命地抢场,把麦子垛起来围好毡子,才能喘上一口气。等天一放晴,他们又会及时摊开麦垛在阳光下晾晒,反之,若遇上阴雨,一下两三天,麦垛里的麦子即使捂得发热也会腐烂。如果那样,农民的辛苦劳作可就等于白废了。
过去乡村麦子脱粒大多用耕牛。麦子经过曝晒后,由耕牛拉起沉重的碌碡慢悠悠地一圈圈碾轧,有人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拿着鞭子站在麦场中间催促着。就这样,一圈一圈,干透了的麦穗在碌碡重力的碾压下,麦粒破壳掉在了地上。后来耕牛脱粒换成了拖拉机轧压,再后来,就有了脱粒机。几家人合伙在一起,有专门往里面送麦杆的,有负责拾掇打下来的麦子的,有负责整理打完的麦秸的,还有负责垒垛麦秸的。场地上,机器轰鸣与乡亲们的说笑声交织,有时不觉得脱粒到了天明。
扬场是整个麦收季节最后一道工序。麦子脱完粒之后,当天或第二天,如果风来得及时,就该扬场了。扬场就是用木锨把麦子扬到空中,干净的麦粒落在一起,麦糠、麦馀子(麦穗破碎后的状态)飘向一边,各从其类。接下来就是晒麦子。晒麦子也最怕下雨。这时候,大家对天气预报非常关注,能早一天把麦子放到粮仓里,这才算放心。如果有个好天气,那一袋袋的麦子摊在平整的场地上,正午的阳光毒辣辣的,麦子三两天就能晒好装进仓里。
压场、开镰、收割、打场、扬场,到把晒干的麦粒归仓,在那段过去的时光里,麦收总要持续十天半月才完成。
如今,乡村麦收大都用上了收割机,并且收割时间快,一般两三天麦收就会全部结束,乡亲们再也不用受那劳作之苦。也许是对那个年代怀旧情节的缘故吧,过去那热火朝天的开镰收割、打麦扬场的景象,如今都沉淀成了金黄色的影像,定格在了乡亲们的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