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多棱镜】:郑板桥的为父之道
【发布日期:2014-08-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王春玲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也是关心民间疾苦的好官。同时,还是教子有方的好父亲。
作为父亲,郑板桥时时不忘把优良的品德传给儿女。他在潍县任知县的时候,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上门求婚的名门望族很多。但他为女儿选中了一个即将辞官回乡的小官吏的儿子,因为看中了他的老实本分。女儿出嫁的时候,郑板桥送给女儿的嫁妆是一个竹编的匾子,匾子中盛着做针线的工具。他告诉女儿,以后要勤劳节俭,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
郑板桥到52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小宝。他十分喜欢小宝,但绝不溺爱。儿子年幼时,他在潍县做知县,将小宝留在老家,让妻子和弟弟郑墨照管。他担心儿子被娇惯而变坏,所以不断从山东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让他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他让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注意“长其中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他还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好人。”这里所说的好人,就是品德修养高尚的人。小宝长到6岁后,郑板桥就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要求他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且经常给他讲述吃饭穿衣的艰辛hellip;hellip;当郑板桥病危时,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当儿子将馒头送到病床前时,郑板桥已经咽了气。小宝悲痛地大哭,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教子严谨,还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则。据说,他从潍县辞职回家的时候,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他做县令长达12年,却清廉如此,前来送行的百姓感动得热泪盈眶。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