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劲松
莆田有句俗语叫“肩头做大路”,这里的“大路”并非行走之大道,而是用来比喻旧时肩挑劳作之艰辛。肩挑的工具就是扁担,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旧时代,这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一种搬运工具。现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活中的扁担已经很少见到。
顾名思义,扁担外观就是扁长形,如拉直的一张长弓,似泛水的一叶扁舟。按其制作材料,可分为竹木两种。竹制的扁担,莆田话叫“竹担”,制作的工序很简单,将竹子剖成两瓣,削扁磨光,再用慢火把两端烤成翘起的弯钩,就成了一根好竹担。竹担长约三尺半,中间宽厚扁平,主要用来挑不太重的货物。还有一种相对短小的竹担,质地柔软,极富弹性,甚至可以折成弯弓,适合挑轻巧的东西,为走亲戚、回娘家的小媳妇所喜爱。
竹板青青两头翘,扁担咿响颤悠悠。在下乡劳动的岁月里,我挑过不少担子,对肩上功夫有着切肤感受。想当年挑粮担水,竹担伴着脚下步子的节奏,一路颤颤悠悠地发出“咿呀”声。担子越是颤悠肩头就越轻松,因此人们喜欢挑用弹性好的竹担。不过再软的竹担压久了也会让肩头酸疼,这就需要及时调换肩膀。换肩有技巧,肩膀猛地把担子往上一顶的瞬间,双手迅速扳过竹担得以调换。竹担还可以成为工艺品,主人为了做记号,常在竹担凹面竹节间书写姓氏,配上对联,要是碰到喜欢画画的主人,还会描上几笔精美的图案,最后漆上桐油,就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
以木材制作的扁担在闽中地区很流行,这种木制扁担按其形状和用途,又可以分为尾担和船担两种。尾担(方言谐音)长约四、五尺,中间扁圆,两头扁平,主要用来挑那些竹担不能承载的重物,如沉重的水车部件,若是用竹担挑运肯定折断,只有尾担才能承受得住重压,还有农村里常见的乔迁,也是用尾担挑着大米箩欢喜过厝。
船担(方言谐音)比尾担略长,形状有点像被拉长的溪船(过去行驰在木兰溪上的一种双头尖船只),与尾担不同的是,船担两头套了个铁尖尖,它的功能是挑稻草,即把铁尖猛地插进稻捆,用双臂托举起来后,再将另一端扎进其它稻捆挑起。挑稻草需要有一定的臂力,否则根本举不起沉重的稻谷。同样的办法,山里人亦用船担挑运柴草下山。由于船担像双头红缨枪,在旧时便成为乡民极好的自卫武器,兴化人民曾用船担作武器,与倭寇进行过英勇顽强的斗争。
除了上述的各种扁担,还有一种肩扛的工具叫竹棍,其实就是一根碗口粗的大竹筒,长度和船担差不多,主要用来抬沉重的货物,如抬大石块、大肥猪。在仙游山区,甚至流行一种叫“勾橹”(仙游方言)的工具,挑担时,把“勾橹”末端撬在扁担后头,另一端用手压在空着的肩膀上,杠杆的作用,让两侧肩膀都分担到重量,歇脚的时候,还可以用它撑住担子。这种叫“勾橹”的工具一般用来辅助挑运笨重的货物,如挑运竹子、杉木等。
在过去交通落后的年代,扁担是农家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担水、挑菜、抬米箩都用得着。上街赶集担着,走村串户挑着,劳累时,把竹担放在田埂可当小长凳歇着。在民间,扁担又是一种地方文化,刻在竹担上的书法、图案、楹联,呈现的是浓厚的民俗文化。“扁担挑灯笼——两头明”、“扁担上睡觉——难翻身”,妙语连珠的歇后语,一语道出了中华语言的丰富内涵。
扁担更是劳动人民勤劳的象征。在悠悠岁月里,扁担,承载的是一种历史重荷,挑起的是万顷良田,哺育的是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莆仙人民。如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肩膀当大路”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扁担已渐渐淡出人们的需要。但我依然怀念当年的扁担,毕竟,它曾经伴我度过青春时光,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