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从一张老股票讲起
【发布日期:2014-11-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黄劲松

在供销社上班的日子里,经常会接到一些询问股票的电话,甚至还有人直接上门来打听。我就接待过这么一位来访者,手拿一张旧股票兴冲冲地闯进办公室,劈头就问如何兑现?我接过一看,原来是张早年发行的供销社股金票,票面上清楚写着入股金额贰万伍千元。我对来访者说,这是建国初期发行的股金票,当年的二万五千元,只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两块五毛钱,那人一听顿时傻了眼。
不管怎么样,这张老股票还是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从那又黄又皱的票面上,我捕捉到当年许多信息。其一,股票持有人不叫股东,而是称社员;其二,股票编号0006号,说明该社员入社排名全区第六,足见当年入股热情有多高;其三,股票背面盖满持有人私章,证明股东在不同时期多次分过红;其四,股票发行单位为阔口区供销社(即后来的城郊乡供销社),社员地址写的是张镇乡(即现在的张镇村),可见当年乡镇一级称为区,反把村委叫做乡。
一张泛黄老股票,记载了建国初期农民投股入社的事实,也让我们透过股票看到当年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农村广泛建立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通称农村三大社。1950年5月2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合作训令》,号召全省组建供销合作社。莆仙两县政府为此做出决定,发动全县农民自愿参股入社,规定每人至少投一股,最多不得超过20股,可用现金,亦可缴纳实物折款,同时缴纳入社费l角。同年10月29日,仙游县第五区(即现在榜头镇)农民自愿投股175股,集资350万元(旧币)办起第一个农村供销合作社,到1957年底,两县入社社员发展到37万人,入股资金75万余元(新币)。
白手起家的供销社,经营场所严重不足,只能利用村里旧宫庙作为临时店铺和仓库,供销社因此被村民戏称为“宫庙社”。门市设施很简陋,白天搭块木板作柜台,到了晚上铺上草席就成床铺。除了门市营业外,供销社还组织“货郎担”上山下乡,翻山越岭把生活日用品送到偏远山村,受到村民的欢迎,这就是被后人誉为“破庙起家,扁担创业”的供销社精神。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供销社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不仅在镇上建了许多商店,还在乡下人口密集的大村庄盖起店房和仓库,负责周边连片自然村的商品供应,叫做综合服务站。而对那些偏远小村则设立代购代销店,简称“双代店”,双代员由当地贫下中农推荐担任,工资按代销额分成抽取。在那个年代里,能当上代销员,对村民来说,就是吃上公家饭,走在村里都很风光。双代店不仅代售商品,还收购农民交售的农副产品,如鸡、鸭蛋以及废旧物资。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双代店在商品大潮冲击下,渐渐退出农村市场。
儿时,我在乡下外婆家念书,那时候的供销社已经并入国营商业,供销社给我的印象就是站柜台卖商品。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紧张,大到自行车,小到一块肥皂,都要凭票购买。记得有一次,看着柜台上香喷喷的油饼,标价五分钱一个(需提交粮票一两),外婆有心给我买,就是拿不出粮票,只好望着油饼叹气。还有一次是镇上供销社为庆祝新建商场开业,竟然想出“骚”主意,把商品票证从楼顶往下抛,雪花般的票证纷纷扬扬散落,引得人们蜂拥哄抢。那个年代,一人站柜台,全家都沾光。1977年恢复高考,我毫不犹豫报考商科,图的就是商业部门近水楼台先得月。
话说回来,解放初期的供销合作化运动,并非当年农民首创。早在1929年秋,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上杭县才溪区第十八乡就创办起了苏区首个消费合作社,发展社员80余户,都是自愿入社的贫苦农民,入社时交5角作股金,发给《社员证》,筹到股金后,合作社千方百计从白区购进食盐、布匹等军需民用物资。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一文中,充分肯定才溪消费合作社的做法,合作社因此被苏维埃政府评为苏区模范。二十年后的建国初期,我省农村供销合作社正是按照苏区模式发展起来的。此后,供销社在“民办”与“官办”体制问题上,历经与国营商业“三合三分”,直到1983年供销社实行体制改革,才逐渐恢复民办性质,走上“服务三农”的健康路子。
一张小小的股票,不仅记载着当年农民投股入社史实,还见证了供销社六十载风雨历程,因而具有珍贵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对于那位来访者,我给他的答复很明确,股票已成文物,其收藏价值远远超过股票面值,面对祖辈留下的宝物,珍藏才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