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松柏
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东圳水库,由于水源供应不足问题愈见突出,到1971年12月底,莆田县委做出决定,举全县之力,引萩芦溪水入东圳水库,这就是当年震动全省的莆田外度引水工程建设。
整个引水工程由一座15米高的连拱坝和全长32.5公里的引水渠组成。工程之巨大,建设之艰难,在当时是不可想象。漫长的水渠缠绕山坡蜿蜒开凿,一路逢岗炸石,遇壑架桥,不到三十三公里的水渠,就建有大小建筑物220座,其中最大的有高25米、单跨40米、全长100米的石盘石拱渡槽,其跨度和流量,为当年全省之最。
我作为一名高中生,参与了当年石盘渡槽的大会战。
那是1972年4月中旬,为实现县委提出的五一通水目标,外度引水工程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由黄石公社民工团负责的石盘渡槽建设,需要大量的沙石。时值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公社各生产大队一时派不出人力,燃眉之急,黄石公社作出决定,抽调中学生上场支援。正在黄石一中(现莆八中)念高中的我,积极响应公社号召,和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中去。同时奔赴工地的还有黄石二中(现十九中)高一年段全体学生。
四十二年前的4月16日,母校高一年段三百余名学生,自带粮食和劳动工具,打起背包,踏上外度引水建设征程。群情激昂的同学们跨越木兰溪,穿行南北洋,一路行军三十多里路,来到西天尾上郭村。当地社员热情接待了我们,每家都安排住进学生。我所在的小组共有六位同学,住在一户有着双层楼房的农民家里,主人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娘,看着从“天外”跑来一群活蹦乱跳的学生仔,整天乐得笑眯眯。大娘生怕我们夜间受寒着凉,特意腾出二楼地板铺上草席,好让我们睡得塌实、温暖。白天的一日三餐则由女生组成炊事班,专门负责为大家烧饭。记得那时用的是咸草编织成的小草袋,装进淘好的大米,再塞进几片地瓜干,扎紧袋子放进大铁锅煮熟后,捞出打开即食,大家称之为“草袋饭”。
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同学们便开始参加劳动。我们的任务是捞沙送沙,看上去很简单的劳作,却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好在我们这些学生都是农村出身的娃,挥动铁铲轻松自如,挑起担子健步如飞。劳动之前,全班同学整齐站立,高声念上一段《毛主席语录》后,便争先恐后投入到运沙劳动中去。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的诗句用来形容当年大会战场面,是再适合不过。蜿蜒山腰的引渠工地上,红旗招展,热火冲天;飞架溪涧两边的石拱渡槽气势非凡,高高的脚手架上,突击队员正在紧张施工。初上战场的同学们为壮观的建设场面所感染,个个兴奋不已。我们的任务是从水库前的溪底挖沙,再沿着四、五里长的山路,挑送到渡槽工地,一天来回要挑上三、四趟。骄阳下挑着沉重的湿沙,行走在崎岖不平的上坡路上,同学们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累。最艰难的是,身挑重担还要登上百来级的大坝石阶,这对同学们来说,无疑是一场意志考验。激情年代的青年人,个个豪情满怀,心中念上一段《毛主席语录》,就会激发出无穷的力量。那时我担任班上宣传委员,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民工团油印的战地《快报》,其中刊有一篇学生报道,写的是某班女生挑着沉重的沙子登上石阶不到一半就挑不动了,情急之下,女生大声念起《毛主席语录》,顿时身上涌起一股力量,支撑着她一步步登上坝顶,这对现代青年人来说,简直就是个神话。第一天劳动成果,两所学校六百多名学生,挑沙总量达一百多方,有力地支援了石盘渡槽建设。
当太阳慢慢西沉的时候,一天的劳动也结束了,同学们披着晚霞走在山间崎岖的小道上,迎着对面徐徐吹来的山风,听着密林深处传出的“十二两平平”鹧鸪啼鸣声,大家顿感惬意无比。夜幕悄悄降临时,同学们乘着徐徐的晚风,围坐在溪边卵石滩上,燃起篝火,唱起欢歌,聊起说不完的故事,一天的疲乏在欢声笑语中消除殆尽。
十多天过去后,同学们个个磨破肩膀,晒掉一层皮,但大家无悔无怨,为自己能参加工程建设而感到高兴。当运沙任务全部完成后,同学们依依不舍离开石盘,尤其是几个多愁善感的女生,向房东大娘告别时还悄悄掉下了眼泪。
为有雄心多壮志,劈山引得渠水来。 四十三年前的外度引水工程,在“人定胜天”口号的鼓舞下,全县八万民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战顽石,抢时间,历经半载终于在次年六月胜利竣工。通水后,年引水入库8000万立方米,大大缓解了南北洋水源供应不足问题。
不久前的一个秋日,我和老同学登上石盘水库,重新拾回梦中的记忆。昔日挑沙走过的羊肠小道,早已为盘旋而上的九华公路所取代,而当年的石拱渡槽在历经四十余载风吹雨打之后,依然雄风不减,足见当年工程质量之牢靠。站在水库坝顶,我们感慨万千。是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条件下,靠着全县民工手扛肩挑,硬是劈出蜿蜒三十余里的引水渠,造出全省最大的单跨石拱渡槽。这就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在兴化儿女身上的集中体现,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我们未能赶上一九五八年的东圳水库建设,却有幸参加了外度引水大会战,为此感到终身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