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颐
1975年7月,我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背着简陋的行囊,来到莆田地区盐场五七农场知青点上山下乡。1975年后的几年时间里,来到知青点上山下乡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从此,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开始了艰苦的农耕劳作。酷暑烈日、暴雨狂风,我们日复一日播种插秧、耙草割稻hellip;hellip;“双抢”时节,知青们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男知青们的上身个 个出现黑白分明的“背心印”,女青年个个变成了“非洲黑妹”,肩头和掌心开始长出了坚韧厚实的肌肉。
从1977年开始,由于升学、参军、招工、补员,不少知青通过各条渠道陆续离开了知青点。到了1978年底,知青点只剩下十多个知青了,他们强忍着精神上的痛苦,依旧过着留守的农耕岁月。夜深人静,我透过窗户遥望星星:命运对我是如此不公,何时轮到我招工?由于农场生活艰苦,我曾一度回家帮家人打面条出售贴补生活。1980年12月的一天,幸运之神终于降临我身上,我被招工到莆田糖厂。离开知青点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禁不住放声痛哭起来。这迟来的幸运,让我感到太突然了,这五年零六个月的日子,我是怎么度过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hellip;hellip;
到莆田糖厂报到后,我被安排在制糖车间,由一个农场知青变成产业工人,穿上崭新的工作服,心情很激动。从进厂的第一天起,我就埋头苦干,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不到一年我就当上班组长,第二年又被提为工段长,第三年,由于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我被评为“莆田市十佳青年标兵”、“莆田市新长征突击手”、“福建省优秀班组长”。
1983年底,莆田糖厂核酸分厂成立,并引进了年产200吨的核酸酵母设备。经过几年的努力,1988年核酸酵母设备扩建到年产1500吨。1995年,我被任命为核酸厂副厂长兼党支 部书记、工会主席。我精心管理,产品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同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科研实践活动,我的科技项目被评为“福建省科学进步三等奖”,同年我又荣获了“莆田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能在工作中取得这样的成绩,归功于我在知青点艰苦的环境里培养出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经历了上山下乡的艰难岁月后,深刻了我对社会的认知。2012年,工厂搬迁到大连,我担任生产技术总顾问,继续生产核糖核酸,产品、产量都供不应求,第一代核酸产品、产量占全国总销量90%以上,产品经过深加工,可以制造出药品、保健品、饮料、调味品等,畅销出口到多个国家。
2014年12月15日,知青点的战友打电话通知我,近期要举行知青点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我听了很高兴,马上向合资企业的大老板请假,我好说歹说老板都不肯让我走。老板告诉我:“你可以把参加聚会的知青都请到大连来欢聚,费用我出。”我死磨硬泡、再三请求,并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将所有的机械、设备反复检查保养多遍,把员工再培训了一次,确保机器安全运转,生产正常进行。我的行为感动了大老板,终于批准我回莆田几天,参加知青点四十周年纪念活动。
我相信命运,但我更相信人的实干,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四十年了,想起那过去的往事,却历历在目。2015年1月17日重返知青点的那一天,我热泪盈眶,但是不伤心。若没有四十年前那段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怎么会激发我后来不畏劳苦、勇挑重担、百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如今我已成为本行业一名高级技术总监,但是我仍然不会满足,我懂得珍惜,要用毕生精力去完成核糖核酸事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