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阳
在我的祖籍地梧塘镇霞楼村,有两个取名“田中央”的村民小组,一个是西房“田中央”,一个是东宫“田中央”,生我养我的是东宫这个“田中央”。从这个名字上,不难读 出它所传递的“地理信息”。其取名“田中央”,我想这里头蕴藏着深厚的寓意,简单一点只因过去四周均为农田,从而得名。
我所生长的田中央坐北朝南,前有三山,后有九莲山和霞楼山,房前农田青绿、小水道纵横,屋后龙眼树叠加,似有江南之美景。也许是特殊地理的造就,也许是风水好,东宫田中央在改革开放前曾出了师团级军官,还有毕业于北大、南大、武大的大学生(前年我们仅有的三户徐姓,有一后辈还考上清华,成福州市理科状元,为徐姓众多海内外学者添砖加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周边村庄的人们对我们这个“田中央”是羡慕不已。
后开通了荔涵大道,加上民房、厂房、安置房等的建设,昔日的两个“田中央”已不复存在了,周边再也见不到农田了,只闻工厂的机器声和载重汽车的隆隆车轮声了。过去那个承载鲜活生命、无限繁荣的“田中央”,现从表面上看是有些“衰败”,主要是绝大部分人家迁徙了,房子没住人,破旧就越快。
随着社会发生大变迁,渐渐地,两个“田中央”也从人们的记忆当中淡化掉。有人曾提议,为了记住“田中央”这个地名,在村头竖立一块石碑写上“田中央”三个字,以起到守护这个地方魂魄的作用。但有人提议,无人实施。
现在我所在的东宫“田中央”由以往的20来户剩下两三户人家,我老父是其中的一个,因经常跑回家与老父过些日子,因此我对“田中央”这个名字记忆还是深刻的。我孩提时的一位同伴,还将自己的微信号起名“田中央”,只因担忧自己对乡愁的失忆。
若干年老父百年后,村里其他两户人家也搬迁了,那么“田中央”这个名字能否停驻纸面上、记忆里、情绪中也难说了。如今,向父辈是“田中央”的年轻人说起“田中央”这个名字,好多人茫然,也就是说“田中央”这个名字,已很难承载当代人的乡愁了,哪怕他小时候也在这里生活那么一小段时间,原因是他离开这片乡愁太久了,已难沉下心去寻找回来。
地名里往往延续着历史的秘密,也是记录一个地方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活化石”,蕴含着人文韵味、精神图腾。记住地名也就记住乡愁,失去记忆也就失去了历史文脉和乡愁记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果不抓紧保护地名,那么许多地名将消逝在历史的风云中。
要把地名列入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人们呼吁着。
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确实是一件急需做的工作,这也是对传统的珍惜。像“田中央”这个名字即将消失的事,我想其他地方同样存在。
地名消失,乡愁何以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