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新衣服
【发布日期:2015-07-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小周

小时候穿上新衣服的那种喜悦心情,到现在都让我记忆深刻。
母亲的嫁妆有一块缀满淡淡粉色小碎花的布料,还有一块艳丽的淡蓝色粗布,母亲一直收藏着没舍得拿去做衣服。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母亲把她的宝贝拿出来,为我和姐姐分别制作了一套衣服,花色的上衣,中间开缝,留一竖排的扣子。蓝色的布料正好做了两条裤子。搭配起来,竟然十分好看。姐妹一起走亲戚,穿着一样的衣服和裤子,让所有人都称赞、羡慕。
那时候生活都比较穷困,只有过年时,母亲才会给我们仨小孩添置一套新衣服。记得我的童年,总共就添置过那么两三套新衣服,其余衣服都是亲戚家小孩不要了的送过来。每次亲戚从城里回来,都会带一麻袋的旧衣服回来,那便是我们平日里所穿的“新衣服”了。尽管亲戚家的小孩是男孩子,我也只能跟着穿男孩子的衣服,全然没有穿得合身不合身、穿得好看不好看的概念。
现在街上到处都是服装店,卖的都是款式新颖的成衣,买的时候可以在店里直接试穿合不合身,买回家了可以直接穿上。那时候还不像现在,街上大多是卖布匹的商店,一款布料缠绕在一根木板上,一排排木板鳞次栉比陈列在橱柜上。每次到镇上逛商店,店员都会根据客人的身高、胖瘦,裁适量的布回家。记得以前,做一套衣服,大概需要裁4.2米布料。布料的价格按米算钱。买了布料拿回家,再送到缝纫店,交代老师傅要做什么款式的服装。带着老花镜的老师傅便拿出一条量尺寸的皮尺,量下身高、肩宽、腰围、臂长、裤管等数据,再用粉笔在布料上做上记号,这就是当时所谓的量身定做。
老师傅工作的地方并不宽敞,但是里边却一直放着一张大桌子,上面铺了好几块木板,木板上堆了好多等待缝纫的布料,还有针线、粉笔、大剪刀等什物。老师傅按照量好的尺码,把布料摊平在桌面上,用粉笔事先画好样式图纸,然后拿着大剪刀裁剪出各块布料,才按照粉笔线进行缝纫。
等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再去取成衣回家,一套服装加工费才十几元钱。老师傅的功夫炉火纯青,做出来的衣服让村民们很喜爱。也有一些情况下,缝纫出来的服装经过试穿,存在一些地方不合适的现象,老师傅便会记录下来,再做一番修改,直到客人满意为止。
小时候已经有用针车缝纫了,学缝纫技术也变成一门手艺。所以,那个时候村里的很多年轻人结束了学业,就都去拜师学艺,去学操作缝纫机,去学如何制作衣服,并以此谋生。村里的老师傅,是最勤勤恳恳的缝纫师傅,他几乎为我们家所有人都做过衣服。自从掌握了这门手艺,老师傅天天在家里缝纫服装,从早到晚,也干了一辈子缝纫的活儿。到后来,他的“工作室”门店扩张了,里面也多放了好几台缝纫机,他的几个儿子和后来的孙子,大都继承了他的衣钵,干起缝纫服装的行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上街就可以买到款式多样的服装,渐渐地,这种买布匹量身定做的衣服就不那么受欢迎了。以前那些学了缝纫机手艺的年轻人,要么改行了,要么选择到服装厂、鞋厂继续操作缝纫机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