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儿时的连环画(上)
【发布日期:2015-08-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李影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看连环画,攒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零花钱,去书店买一本自己喜欢的连环画,是我那个时候最快乐的事情hellip;hellip;从童年开始,最先接触的就是连环画,连环画是我的启蒙教育老师,也是连环画让我喜欢上画画,成就我一生的专业,从小到大,我和连环画的故事最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书少得可怜,我没看见街坊四邻家有什么书,最多是隔壁单位有几张报纸,那时候社会上流传最多的是小人书,然后是连环画。想起来,看得最早的应该是《黄继光》、《董存瑞》、《雷锋》这样的英雄故事,后来就有了《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还有样板戏改编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只有少数家庭条件稍好的同学,才有钱买。大多数人都是向别人借来看。物以稀为贵,谁拥有一本连环画,就好像拥有了好大的资本一样。他想借给谁,就借给谁,还会限你什么时间看完。你要是有几本好看的小人书,你就是全班同学崇拜的对象。
如今,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我们曾经一起为之痴迷的“小人书”呢?曾几何时,鲜艳的封面、简洁的绘画、发黄的纸张,小人书陪伴几代人度过了许多美好的童年,稻田边、山冈上,口袋中、书桌里,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总令人有无边无际的遐想。可是这些画面已成追忆。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人仔书”,连环画大都是长方形的小册子,64开本,页面上印有一方框,里面画着图画,下面是文字说明。文字简明扼要,把画面表达的意思表述得很清楚。这样的小人书携带方便、价廉,最为老百姓喜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精神食粮不像现在如此丰富。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十岁多的小男孩,每天上学从老街新华书店走过,只见书柜里、书架上各种题材的书籍琳琅满目,而书柜里的小人书更是吸引我的眼球。记得有一次,在新华书店里看到我最喜欢的小人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跑回家把平日里积攒的零花钱全拿出来,买上一本。我爱不释手,沉浸在那些线条和图案之中,画面全是工笔的线描,孙悟空的雷公嘴、金箍棒、虎皮裙子,猪八戒的大肚皮、大耳朵、九齿钉耙,唐僧的白龙马,沙和尚的大胡子、佛珠hellip;hellip;我一遍又一遍看着,看得很过瘾,但看完后心里直痛:那可是我积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啊。那时我喜欢画画,看到漂亮的图案和连环画,就会摊开纸,临摹其中的人物,自得其乐。临摹之余我常想,这些画,这么多人物故事,画家是如何编排绘制的?请教了美术老师后才知道,画家在接到脚本后,先进行人物造型,像下来进行构图,由于连环画都要“承前启后”,这样才能使故事贯通全书,因而构思画面最费心血,把每一幅通过环境、道具、人物动作一一表现出来,一本小小的连环画,浸透了画家多少心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连环画的鼎盛时期,不少画界名家参与其中,故事编得更精粹,图画画得更精美,不光有单本的故事,大量的文学名著也走进连环画行列,譬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那年月,小人书从几分钱到一、二毛钱都有,这主要看内容多少。一般内容多,页码就多,价钱就相对贵一些;故事简单,页码自然少,价钱就低。一天能花一块多钱吃喝的人家也不多,难得有闲钱去买小人书。有钱人家的孩子都会有几本小人书,大都是大人作为奖励给孩子买的。买了小人书,孩子们会传着看,互通有无,孩子们很清楚这种游戏规则。你传给别人看,别人自然也会传给你看。相互受益才能有更多的精神享受。所以,每当老街上有孩子买来了新的小人书,这一天便会成为孩子们最愉快的时光。孩子们不光要看,更多的是交流体会和感想,这无疑是最好的学习。
“小人书”,顾名思义是给小孩子看的。其实这个定义并不准确,许多大人也喜欢看,更多的大人喜欢“小人书”原因诸多,但有两点不可缺少,一是当时可看的书的确有限,连环画作为补充,势必受到欢迎;二是当时人们的文化程度不像现在普遍都高。许多年轻人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有深度的书籍未必看得懂,愿意看。“小人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看起来不费劲,又有故事性,自然就成了大人们的青睐读物。
买“小人书”看的人家毕竟有限,租“小人书”那才是多。“那些年,涵江老街的街头巷尾像步哨似的密布着无数的小书摊,“小人书”租赁,分“摊”和“店”两种。“摊”,比较简单,准备一块油布或塑料布,用自行车或小推车驮着装小人书的纸箱或者木盒,在电影院、集贸市场或小广场附近,就可以开张。复杂点的准备些矮脚小长条木凳、小木凳,有的连小凳也没有,干脆就利用周边的水泥台阶当坐席。“店”,名字好听些,实际上比“摊”也好不了哪去,多了间房子而已。那时,看一本只要花一分钱,就可以坐在店里有滋有味地翻看起来hellip;hellip;由于看的人多,有的书缺页,有的破损污渍,但我们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