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三十年后启封的信
【发布日期:2015-10-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曾元沧

一封信存放了三十年。这是当年高中语文老师写好封好亲手交给我的,他要求我一定要三十年后再看。我茫然不解,但还是不含糊地答应了他。恩师笑曰:“古有季布一诺千金,可不知你能持否?”我记得清楚,那天是九月一日。
恩师到底写了些什么?让我等三十年,这是一个多大的“悬念”!我一回回想拆开它,总是犹豫半天之后,又把它放回了原处。
第一回想拆开是一九六二年寒假,进大学后的首个假期。因为囊中羞涩,买不起火车票,我只能“定格”于沪。“东风不与周郎便”,千里乡关一梦牵。当时上海话还听不大懂,穷书生一个,没有什么社会交际,只有看看书,或者到别的高校老乡同学那里走动走动,几天一过,就不想再出门了。闷得实在难受,特别想家。那天晚上回到寝室,形影相吊,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想起了老师给我的那封信,于是从箱子里取出来。刚想动手拆,耳边马上响起老师的声音:“信里面的许多话都是我平常对你说过的。三十年后,你正年富力强,再看不迟。你的性子急,就这点我放心不下hellip;hellip;”我拿信凑着灯光,翻来覆去地照着,因为信皮儿比较厚,什么也看不清hellip;hellip;记不得是第几回了。后来,我被“发配”到偏僻的地方当乡村教师,那时对我的“审查”没有断过,弄得我心灰意冷,眼前一片漆黑,看不到前途,几乎不想活了。一天傍晚,我带上老师的信来到河边,夕阳西下,寒风吹着枯草,遥望南天,思念家乡亲人和对我寄予厚望的老师,心里什么滋味都有。我多想把信拆了,或许恩师能为我指点迷津于一二。这时,脑子里“季布!季布!能持否?能持否?hellip;hellip;”的声音喊成一片。最终我咬咬牙,原封不动。我要忍耐,我要坚持,我要活到“三十年后”hellip;hellip;过了这个关,我真的不急了。在等待中,老师规定的拆信期限,一直考验着我的意志,始终给予我力量。
一九九二年九月一日,期限已到,我兴起请了三五知己,在云南路香满楼饭店小聚。我向大家告白,今天我要拆开一封伟大的信,揭开一个伟大的谜。接着我把情况约略说了一遍,诸位听了唏嘘不已,纷纷说我做到不容易。我说平生淡而无奇,就这件事hellip;hellip;一位朋友抢过我带来的小剪刀,我说不行,这封信一定要我自己拆。要知道,我等待得太久太久了啊!
启封的时候,我尽量克制自己,但拿着剪刀的手仍禁不住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取出信笺,轻轻地抖开,挑个干净处摊放于桌,再用手抚平。大家霍地立起身来,争相捧读——

元沧同学:
在这国家困难的年代里,同学们没有一顿好饭吃,为师无能,难得招待你,也只有羞盛稀饭一盆。但是同学们刻苦学业,夜以继日,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回报。你考到上海,读你喜欢的新闻专业,正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师们也脸上有光。
你爱好诗词,很惭愧我对平仄始终逮不准,你知道,我们莆仙人的拼音问题多多,好在今后你可以就教于大学高师。我的任务算完成了。你做了那么多卡片,摘了那么多锦言佳句,我不反对,但归根结底要有自己的创造,醉心于拾人牙慧是难有大出息的。其实,文章还是以达意传情为要,不必过于追求华丽。谁说质朴不是一种色彩?
劳动人民的语言,不少是很有生命力的,应该好好学习、吸收。不信且看下面这些话:生米做成熟饭、病急乱投医、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听见风就是雨、井水不犯河水、远水不解近渴、过了河就拆桥、天下乌鸦一般黑、打着灯笼没处找、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巴掌拍不响、墙倒众人推、恨铁不成钢、女大十八变、肉中刺眼中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等。这些话永不过时,因为它深深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你猜它们最早的出处在哪里?——《红楼梦》。想不到吧。曹雪芹不愧为文学巨匠、修辞大师。通篇情泪交织,语言雅俗共赏。白话遣到恰好处,时有大俗即大雅。
文章成于人,首先要学会做人,才能做好文章。人俗不得。我看中你的就是吃得起苦,有抱负。惟一担心的是你性子急,平常多有表示(现)。特别要提醒你的是,人生没有坦途,要遇挫不馁,沉毅奋进,百尺竿头有高志,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我并非伯乐,只是个看青者,但我相信你会有“风摇甸穗呼晴雀”的时日。三十年后再看我的这封信,到时候还不知我在哪里,对照一下,告慰于我乎?泯望于我乎?“满纸荒唐言”,但愿心意不落空。
祝你进步!


振汉
一九六二年九月一日

“谜底”揭开,“悬念”大白,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座的好友都说,你的老师很有见地,这些话三十年后读来仍然颇为亲切,不失精到。对照恩师的要求与希望,差距遥遥,心中油然而生愧疚。从此我振作精神,追赶来日。前几年他家里安装了电话,我就有了经常聆听教诲的机会。
最让我高兴的是,恩师至今清癯硬朗,耳聪目明。前年深秋时节,我叩问鲤城小巷,拜访了恩师,但见他家里养了好几箱子意大利蜜蜂,收集蜂蜜,自己得补,也卖点小钱贴补生活。提起那封信,他还能背出一些,可见他当年用心良苦。“满纸荒唐言,仅供参考。”“不不不,句句金玉,受益终身。”师母在旁插话:“他呀就是这种脾气,喜欢弄点事情让人捉摸。”想起他的信锻炼了我的意志,鼓起了我战胜厄运的勇气,我含泪下拜。师母连忙拉起我,说,他经常叨念你,有空多回来走走。告别时,夕阳给巷口的榕树镀上一层金黄,那是祥瑞的征兆。祝愿恩师和师母,还有蜜蜂们,健康长寿!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