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英
童年总是特别令人难忘。年龄渐长后,童年的记忆里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因为回不去,因为难再现,而被我们的怀念烘烤得蓬松和馨香四溢。
唐代林杰有咏《七夕》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一首吟咏七夕节习俗的诗。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一相会的日子,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因为与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和少女有关,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我们家乡,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虽然我已为人母,但每年七夕节这一天,我都会想起远在厦门的母亲。因为童年的记忆里,每一年的“乞巧节”,母亲都会很认真地为我准备好一切物事,并热情参与,而她的参与方式极为独特,母亲从不说话打断我们,只是一边微笑地看着我,一边用欢快的行动默默操办着一切。
母亲是村里公认的灵巧女人,我们家在村里又比较富裕,所以每年左邻右舍几十户人家的“乞巧”都由母亲主持操办。记忆里每年七月初七午后,母亲就默默地忙开了。她先在灶膛里点好火,叫我过来拉风箱,等我把锅烧热,母亲就把准备好的花生米(黄豆、蚕豆亦可)炒熟去皮,再把适量糖倒在熟花生上翻炒均匀,糖受热后粘裹在花生米上,互抱成一块块大小均匀的花生糖块,一盆脆嘣嘣、甜兮兮、香喷喷的炒糖豆就做好了。母亲先盛存起一些,余下的全家每人一小份,大家吃得满嘴喷香的时候,母亲总是在旁边一遍遍地轻声念叨:“吃糖豆,一世人(莆仙方言,意为一生),甜啵啵,吃老老(莆仙方言,意为甜蜜蜜,活到老)hellip;hellip;”我知道,母亲是希望一家人生活甜甜蜜蜜,健康长寿。
月挂柳梢,微风过耳,乡村的夏夜处处弥漫着草儿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当夜幕缓缓拉上的时候,迫不及待的我已经和邻家姐妹们一样,沐浴完毕换上了新装坐在院子里等待“乞巧”,院子里围拢着一些帮忙的、看热闹的邻居。母亲则早已经在院子里摆好香案,在上面摆上中午做好的“炒糖豆”,配以鲜花、瓜果、美酒,还有胭脂、香粉、纸制小型花衣裳和刺绣等,香案上琳琅满目。“乞巧”开始,母亲点上香烛,虔诚地向织女星膜拜,默祈织女赐巧、赐美给我们。母亲祈祷完,我们要轮流焚香祭拜织女。接下来就是带几分神秘色彩的“卜巧”和“赛巧”。所谓“卜巧” 和“赛巧”,就是我与邻家姐妹各用一根线穿起7根银针,以此来展示我们的心灵手巧。虽是月华如水漫空挥洒,但夜色朦胧中要穿得又快又好可不容易,第一个穿完的少女为胜。我常常能在“赛巧”中获胜,并收到输巧的姐妹们送给我的“战利品”——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这得益于母亲的教诲。在我很小的时候,邻家与我同龄的女孩子还在街上疯玩,母亲却总是喊我拿来针线箩,让我学着缝缝补补。我不会用针,刚开始经常不小心扎到手,母亲就拉过我的小手,对着伤口轻轻吹气,吹得我手心痒痒的,我就含着泪花绽开了笑颜。
“乞巧”过后,母亲总会牵着我们姐弟到葡萄架下,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无论多忙,母亲每年都坚持为我过“乞巧节”,直到我嫁人。记得有一年我收到了很多“战利品”,高兴地向弟弟们炫耀。母亲顿时沉下脸揽过我,捧着我的脸认真地对我说:“孩子,妈妈教你女红,不是为了在“赛巧”中取胜。擅长女红才会心灵手巧。但是,光心灵手巧不算一个好女人,你还要好好读书,小时候妈妈想读书但没有条件。现在好了,妈妈希望你好好读书,读很多书,将来做一个知书达理、聪慧贤淑的能干的女人。”橘黄色的灯光下,母亲望着我,那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亮亮的,凝聚了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爱,溢满母亲沉甸甸的期望。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灯光下母亲的目光和话语却永远地铭刻在我的心底,任凭岁月冲刷也无法淡化。那份爱,就像寒夜里的灯火,温暖我的一生,照亮我的人生旅程。
母亲用浓浓的母爱,丰富了我一生的回忆,饱满了我童年的记忆。记忆里的点点滴滴,记录着童年时光里母亲和家给予我的那些美好往事。经过时间经过空间,沉淀下来的只剩下了回忆。而母亲的爱,却成了我人生旅途中永远最宝贵的行囊、最温馨的慰藉。感谢母亲,感谢母亲那份沉甸甸的爱。我明白,即使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母亲关爱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