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裁缝匠
【发布日期:2016-04-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木子

在我家柴火间的角落,有一架沾满尘土和铁锈斑斑的老式蝴蝶牌脚踩缝纫机,它勾起我对老街往事的回忆。老街是一条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商业街道,那时手工制作随处可见。
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街曾有多家大小不一的裁缝店,裁缝店的师傅也就是老板,专门代客加工各种布料,缝制中式男女服装。他们的设备简单:一把尺子、一把剪刀、一架脚踩缝纫机、一个烧炭的铁熨斗、一块木板搭架的服装裁剪工作台板。有的裁缝店是自家的店铺,有的裁缝店租用别人的门面。裁缝匠制作衣服全凭手工操作,因他们做工精巧细致、式样新颖应时,又是量体裁衣,大小适身。那时候,普通人家都是在过年前,才能扯上一块布料到裁缝店找裁缝匠量身定做新衣服。
在我家不远处就有一家裁缝店,裁缝匠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说话有点口吃,他说话最怕人耻笑,越怕,口吃越厉害。记得有一次,一个地方官员到他店铺做衣服,面对这位“人物”,他就是开不了口,因为“同志”的“同”字怎么也说不出来。憋了老半天,才能说出。但他人缘好,做工细,全凭自己的真本事吃饭,不懂得“讨巧”和“偷工减料”。而且收费低廉,人们做衣服,普遍承受得起。他从十三岁开始跟师傅学习裁缝手艺,出师后在老街自家店铺开裁缝店有三十多年了。裁缝匠从来没有离开过身旁的脚踩缝纫机,放下过手中的剪刀。即使三年困难时期,他也给人家缝缝补补,艰难度日,养活了一大家人。裁缝匠的店铺虽小,但布置得很合理。前部左边是工作间,既方便顾客光临,又能在闲暇时与路过的老朋友聊上几句,打发些时光。右边则是生活区,他可以边做饭菜,边照顾生意,一举两得。房屋后半部分,拉块彩条布隔开,便是裁缝匠的起居室了,安静而隐秘。裁缝匠也有他们的行业规矩,所用量布的尺也名为“轩辕尺”。学做裁缝要先当三年学徒,俗称“睡三年案板”。当学徒的每天除了学做滚边、钉扣子、烫熨斗外,还要为师傅做杂活,小心服侍师傅和他的家人,三年满师才能上案板。用尺量身、剪刀裁布、针线缝纫,都得用心用功。遇有钱有势的顾客,多一寸嫌太宽太长,少一分怪太紧太短。要刚巧合身才能给钱,稍不满意,当场退货,还要赔料子。裁缝学徒生涯是艰辛的。
解放后,流行中山装,当时人人一身蓝色棉布的中山装,好一点的就弄个卡其布的。无论领导、工人、教师都是这身打扮,当时的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单调。大多裁缝匠就是靠做中山装这门手艺赚钱,养活了一大家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是困难时期,人们很少去买布料做新衣服,几乎很难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了。服装以旧翻新,这个手艺也解决了不少人穿衣问题。老街的裁缝匠推出的以旧翻新业务,经过翻新的衣服,不但长短宽窄与原件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完全是改旧如新。旧裤子上下调了个头,原先臀部磨损处,已分别转移到两只裤脚管的下端内侧,只要别人不是把头凑近你的脚跟,是不会看出有一丝破绽的。中山装,则是内外翻了个身儿。那时的毛哔叽是平纹的,几乎分不出正反面。翻新以后,原衣的反面成了正面,像是一套新装了。只是扣子眼变换了方向,织补得天衣无缝,上面又缝了纽扣,根本不见原来的痕迹了。今天,谁还把服装拿到时装店去旧装改制,内外翻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老街上不少裁缝店公私合营,这些裁缝匠都成为老镇服装社集体职工,享受地方政府规定的待遇。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全国人民向解放军学习,人们便流行穿绿色的军装,大街小巷都绿乎乎一片。那时最时尚的穿法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65式草绿色旧军装,一身标准绿军装曾引得当时不少年轻人的追捧和效仿。裁缝匠开始为人们仿制军装服,生意十分红火。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人们的服装大都是从商店里购买来的,后来,随着各种时装的不断流行,卖衣服的个体户越来越多,做一件衣服和买上一件新衣服的比较,买衣服还便宜些,而且时髦。这时候,公私合营的服装社纷纷解体,一些老裁缝匠又回到老街上,重新当上裁缝匠,开了时装裁缝店,但生意比以前差多了。
老裁缝匠用在旧城改造后分到的套房柴火间,开了一间小裁缝铺,还是以前的尺子、剪刀和工作台面,但缝纫机、熨斗已是电器化了。每天,老裁缝匠肩上通常挂着一根皮尺,腕上带着一副褪了色的袖套,鼻梁上搭着一副老花眼镜,为中老年人做一些贴身的衣服、被褥,绞个边、补个洞、缝裤脚等,维持自己的老年生活。
这就是一个老街裁缝手艺人六十多年来的追求和坚守hellip;hellip;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