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我的散文写作(上)——从政后的副产品
【发布日期:2016-06-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许怀中

我在念高二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习作,主要是诗歌,也写小说、散文、杂感之类,如今正好70周年。在大学读书阶段,因受聘为党报的通讯员,主要写通讯、新闻。在大学教学期间,以创作杂感随笔为主。从政以后,便写散文,陆续出版了十多本散文集。
到省委宣传部报到后,下榻于西湖宾馆一套房间,环境还算优美。我在厦大就教时的子弟,当福州晚报的主编,有个专版“兰花圃”,来约稿。有个仲夏的薄暮,我到后区园圃漫步,明月当空,我忽注意到荷塘湖心亭的脚手架,八角亭拆掉后,改建两层亭盖的亭子,已经成形,但脚手架依然在侧,忽然感悟在人生道路上,难免充当“脚手架”的角色,一旦工程竣工,“脚手架便永远不存在了”。于是来了“灵感”,回房提笔写成散文《月下后园漫步》,文中写了这一段:“日后人们在亭子里游览观赏,可谁也不会想起这曾经帮助亭子建成的脚手架。它的价值和可贵精神,便在于它的自甘lsquo;消失rsquo;。人们可以设想,如果亭子建起来以后,脚手架不愿退走,却倒招人讨厌,便来埋怨它的碍手碍脚,大煞风景。”这篇散文发表后,夸张地说,散文创作“一发不可收”。
从政后,出差机会多,经常所到地方,当地主人热情招待,回来写写散文,也带聊表谢忱之意。
《月下后园漫步》收进第一本散文集《秋色满山楼》里,1988年9月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原来把杂文也编进去,后接受编者建议专收散文。正好曹禺先生来闽参加闽台京剧活动,请他题写了书名。以其中的一篇散文题为书名的这篇,是早年写的散文,还收进几篇未丢失的“少作”。编者为此书写的“内容提要”:“这是作者积蓄半生阅历写就的一部感人肺腑的散文集,时间跨度长达30余年。全书用行云流水、淡雅质朴的文字,抒发了作者对世界、对人生、对事业、对友谊的款款深情和执着追求hellip;hellip;”出版后即将过去30个春秋,如今才认真读了这段热情洋溢的“提要”,怦然心动。想不到著名教授王瑶先生读后,给我写了一封勉励有加的信:“hellip;hellip;我以前仅读过您的学术著作和论文,甚佩,功力之深厚。自您调动工作以来,私意颇感惋惜,盖搜集资料,掌握动态,细致分析,潜心著作,皆与目前之工作不易协调。今读此书,不仅对您之经历等有了更了解,且文笔深沉优美,富有个人风格,因思今后似可多写一点此类文章,一则较易与繁忙之日常工作协调,二则此书篇幅似太少,大有发展余地。福建之诗人及散文家颇多,或与地域文化有关,故建议勿放过稍纵即逝之思维,长短不拘,暇即命笔,则待以时日,定可获得丰收也。”王瑶先生的信,感人肺腑。我尽力遵循其教导,勉力创作,不觉篇什甚多。
我把王瑶先生的信,原件放在第二本散文集《年年今夜》的首页,冰心老奶奶为之题写书名,书上并附上和她合影的照片。郭风老散文家写了序,序开头举古今中外散文家说明:“一些美丽的散文,似乎是出于一些学者名流以及教授之手。这种文学景象又似乎是一种世界性的景象。”他把我称为教授学者散文,“许怀中教授的散文,写得无拘无束,写得自然,但在无拘无束和自然中间,有一种严谨”。所有这些都体现老前辈对后辈的厚爱。
使我毕生难忘的是,冰心老奶奶为我第三本散文集《许怀中散文新作选》(作家出版社出版)写序,还附一封亲笔信。序写于1992年1月6日微雪之晨。开头写她的故乡福建沿海,山水的雄伟灵秀是描写不尽的,“我回故乡时才十一岁,只在福州城内外看过lsquo;三山rsquo;和鼓山,看得少又写不出来,辜负了故乡的山山水水”,这是她自谦之词。“幸而有位我的乡亲,散文名家许怀中教授,写了这本《香山翠湖集》(现改为《许怀中散文新作选》),他的那支生花的妙笔,把故乡的历史、风俗、人物,尤其是山水,描写得精深细腻、情境交融。不读到他的散文,就无从领略到福建这一片土地壮丽灵秀的一切!hellip;hellip;”序上充满对故乡的乡情和热爱。我怀着无限感激之情,写了《珍记这份厚爱》后收进散文集《芬芳岁月》。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