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当年,老街一家国营铁器店的门旁屋檐下,常年摆个修锁小摊。一位年过半百的修锁匠每天都坐在那里修锁,老街上的人们都叫他为“红仔”师傅。那小摊,就是一个有五、六层抽屉的木制小立柜,里面装着修锁工具和锁匙配件等大小玩意儿,以及二张竹制小背靠椅。
“红仔”师傅,中等身材,头发过早稀疏花白,额间有了深深的皱纹,上身经常穿着一件洗得有点发白的工作服,袖口稍微卷起,一副老式眼镜几乎占去了脸上的大半面积,镜片后的眼睛炯炯有神。岁月虽然在他脸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但仍显得精神抖擞。听街坊四邻的人们说,“红仔”师傅手艺高超,开各种各样的锁,是手到锁开,他仅用一把挫刀,三五下就能把你的锁匙配出来,丝毫不差,立等可取。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迫于生计,他拜修锁匠为师,几年下来,他很快成了手艺高超的修锁人。当年,手艺学成后,开始为人修锁,还拉不下脸来,老街上碰来碰去都是熟人,觉得不好意思,他便跑到乡下去修锁,走村入户跑了一年,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胆量锻炼出来了,脸皮也厚了”。于是,他回到老街上,并在这店面边摆了一个修锁摊。
修锁、开锁、配匙这种活,属于实在活,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锁能开就好,不能开就不行,无从吹嘘。“红仔”师傅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修锁手艺炉火纯青,配匙只需看一眼,根据匙形的高低变化即能用一把锉刀锉出一把新的钥匙。
“红仔”师傅干活很利索,一把锁眨眼间就能装好;开锁,对他更是轻而易举,掉了钥匙的锁,他随便用一根铁丝插入锁洞里,转几下就能把锁开了。“红仔”师傅常说,修锁的人是不能随便偷开别人锁的,这是行规,更是做人的准则。
“红仔”师傅配匙开锁的功夫高人一筹,但为人随和,说起话来和风细雨,他一边干活,一边说笑,给人以温文尔雅的感觉。“红仔”师傅配匙开锁的技艺在老街上传开了,生意很红火。老街上的单位或个人,谁丢了钥匙进不了门,或者要换把新锁,总是第一个想到他,而他总是随叫随到。早些年没电话,捎个口信给他,他立马提着工具袋来到你家为你开锁。后来,有了电话,你只需给铁器店一个电话传告他,他手上的活一忙完,就会踩起那辆咔嚓咔嚓响的老自行车出发。几十年来,“红仔”师傅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栖身人家店前的屋檐下为人修锁。他走遍了古镇的大街小巷,为人配过多少钥匙,开过多少门锁,谁也数不清,只有他手上的老茧才知道。
现在,“红仔”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了,早就不在老街上摆摊了,但他仍在家里为人们修锁。电话来了,他还是骑着车穿过繁华的街区,上门为人开锁。我问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行吗?他摘下眼镜,连声说“行”。他感觉到我好像不大相信,便拿来了一把新的锁头。这是一把三重防盗锁,我家里的铁门就是类似这种的锁,说实在的,我用钥匙开起来都常常觉得费劲。
只见“红仔”师傅在一张用几块木板钉成的小凳子上坐了下来,左手抓紧锁头,同时用一根铁线插进锁洞里,紧紧按住不动,然后右手拿起一根牙签,住上转了几下,只听到轻微的一声“嘀嗒”,第一道锁开了,他又往上转了几下,第二道锁又开了,最后往下又转了几转,第三道锁开了。若不是亲眼目睹,我真有些不相信,“红仔”师傅仅用一根铁线和一根牙签,在三分钟内就将一把三重防盗锁开了!我连连称奇。“红仔”师傅却只是淡淡一笑。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让我们儿时记忆中的许多手艺匠逐渐地消失。但修锁匠,现代人的衣食住行仍离不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