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农村兴起新型“民校”
在秀屿区沿海一带,近来悄然兴起一股自办农村“民校”——培训班,为村里急于求知的村民授业。
在这种新型农村“民校”中,担任老师的大部分是退休中小学教师,也有小部分在职的青年教师热心参与,他们不计报酬,利用双休日、晚上和课余时间,采用速成教学法,为这些学员上文化课、电脑操作课等使用课程。应学员的要求,教师还会给他们授英语的一些知识,常用单词等。
民师的精心教学,学员的专心学习,使他们很快掌握了所教的知识。许多学员如今对各种手机和电脑的操作与行家相比毫不逊色。不少扫了文盲的学员跑到外地,应用所学的知识经商、务工得心应手如虎添翼。许多留守在家的扫盲妇女们能很熟练的操作手机,点击鼠标与外地的丈夫或家人联系、聊天。他们的关系融洽了、密切了,家庭和谐了。学员们高兴地说,新型农村民校为他们传授了知识技术,为他们家庭构建了和谐。
据了解,我市沿海地区由于历史习俗等原因,许多中年妇女,甚至部分青壮年男女都属于文盲半文盲人群。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这些人群在外普通话不会听,更不会讲,手机在他们手中只剩下一个接听本地话的功能,更不用说现今早已普及的电脑了,给生活工作带来种种不便,许多人因为不适应外面的生活,无奈地返回故里。而这些留守在家的妇女,有时她们的丈夫发回的短信,还得请人帮着看,因此弄出许多笑话,常年在外的丈夫与妻子沟通少了,一部份人的感情难以维计,一时间离婚率居高不下成了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人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急切要求读书识字,于是告别人们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民校”一出现就大受欢迎。(郑文通 林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