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让百姓看得见警察的微笑
【发布日期:2013-08-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鲤城,仙游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鲤城,3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拥有常住人口82569人和近7万人的外来人口。鲤城,密集人群的安居乐业、出行平安,仅由鲤城派出所42名民警,4名文职人员和36名协警义不容辞地编织和谐社会、祥和、平安的宜居环境。警务机制改革以来,他们以“让人民满意、保百姓平安为己任”,实行囤警网格,警力撒一线服务民生,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事迹,履行人民警察保卫一方平安的神圣使命。
●敢于吃螃蟹改革在先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警务模式已不适应今天的形势变化。鲤城派出所敢于品尝新鲜“螃蟹”,打破了警种界限,于去年4月9日在全市率先启动综合警务改革。同时,配置警车6部(6辆均已安装GPS定位,350M车载台2台)、警用摩托车15部,巡逻电瓶车3部。每位民警均配备有350M无线集群对讲手持台(可GPS定位)、单警装备、现场执法记录仪、警务通,每个警组均配备有照相机、录像机等装备,每部警车都安装有GPS卫星定位终端并接入PGIS平台,车上还备有现场勘查包、个人防护装备等,为执法办案提供了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支持。
鲤城派出所教导员周伟介绍,综合警务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已实现了用警综合化、任务均衡化、指挥扁平化、勤务精细化、绩效倍增化。派出所警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显现出“三提高两下降一缓解”的工作成效,即辖区见警率明显提高,派出所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高,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各类警情明显下降,民警工作量明显下降,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据统计,综合警务改革后,各类警情明显下降,治安、刑事等有效警情从改革前的平均每天18件,下降到现在的平均每天12件;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6.25%,治安巡逻率达到89.88%.,鲤城派出所所长林新对此也深有感触地说:“综合警务机制改革,最大变化就是街面见警率有效提升,民警快速反应能力迅速增强,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尤其是老信访户几乎处理,新信访户与去年同期大量减少。”
●屯警网格式快速又灵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鲤城派出所启动综合警务改革后,民警以“让人民满意、保百姓平安为己任”,实行囤警网格,严格实行“四班三运转”和“错时勤务、组合勤务”的勤务模式,每天以3小时为一时段安排1-3个警组,采用车巡方式开展巡逻巡查巡防工作,实行“高峰站岗、平峰巡逻,有警接警、无警巡逻”的一级接警机制,全天候屯警于路面。处警时,110指挥中心通过GPS定位实行扁平化、点对点指挥,形成机动灵活、指挥统一、反应快速、运转协调、高效快捷、相互策应、点线结合的新型勤务机制。路面全天候巡逻接处警的民警在动态巡逻中就接近处警,极大地提升了快速反应的能力。去年8月2日下午17时许,在 “苏拉” 台风逼近时,正在路面执勤的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兰溪急流中漂着一名落水女孩。十多名执勤民警通过群呼2-3分钟就赶到溪边,身系长绳在激流中成功把落水女孩营救上岸。围观的群众都拍手称赞,齐声叫好。
●警力撒一线百姓看得见
8月13日,记者穿越在鲤城辖区的多条街道探究是否能看到警察巡逻,果然在大坪口、或在田吟底、或在木兰街不时看到,警用电瓶巡逻车。敞开式的车厢、着装整齐的民警不间断在鲤城大街小巷巡逻,不仅方便群众报警求助,也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巡逻民警张德敏说:“电瓶车四面敞开,能让老百姓看到民警巡逻,让他们感受到警察就在他们的身边。”
在仙游县鲤城街道南门岗亭,民警陈智雄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城区交通整治100天以来采取的交通安全教育方式以及严控、严管、严治所取得的成效。当记者提到当前路面出现车辆繁多,尤其是城区重要路段交通态势更是复杂,在一线疏导交通拥堵,面对广大群众整治交通违规行为有何诀窍的问题时。这位面相有些腼腆,却有着10多年警龄的陈警官向记者道出了秘密:“脸带微笑,心平气和,耐心教育。在一线交通违规整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不理解无理取闹甚至辱骂民警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法民警更应该保持克制,以教育为主,在处理的所有违规事件中,有的需要我解释5遍的,最多的我耐心解释教育了7遍,但无一例外,每一起交通违规行为人最后都心服口服得接受了处罚教育,将心比心,毕竟自己违规在先,面对民警始终微笑着一遍又一遍的释法,再怎么也闹不下去了。”
“让老百姓看得见的是现在街面上都能看到民警,出警速度也比以前快了,社区里也很少听闻发生什么大案件了,到派出所办事也比过去容易多了。”仙游县鲤城街道办木兰社区居民林国成如是说。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梁双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