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众人划桨开大船——城厢区食药监分局描绘食品药品监管新蓝图
【发布日期:2014-10-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凌明信

一个在编22人的区级食药监分局,如何去监管全区7200余户的食品药品经营单位?
从今年7月11日正式成立那天起,城厢区食药监分局的上上下下就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难题,一个挑战,一个担当。
绷紧弦,铆足劲。为进一步理顺机构改革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城厢区食药监分局积极谋划工作思路,一步一步比着学,一件一件照着做,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履职尽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监管责任,充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加快形成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社会共治格局。在群策群力下,在强力推进中,一张进一步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蓝图出炉了。
他们的目标是——
力争于2014 年底前,构建一张覆盖全区的“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形成一个人人关注、人人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良好社会氛围。
实现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区里有监督员、部门有专业技术人员、镇(街)有协管员、村(居)有信息员,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监管体系,为建设“中心城区核心区”作表率、立新功。
搭好一张安全网络:实现监管广覆盖
9月12日,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南湖村的“莆田市城厢区众沁食品厂”,迎来了幸福的时刻:
区政府、区食药监的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发了莆田市首张《福建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加工条件核准证》!
首张《加工条件核准证》的颁发,标志着小作坊从“地下”走到了“地上”、从不合法走向合法,标志着城厢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一体化、广覆盖的建设步伐快马加鞭——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着亿万群众的生命健康。为进一步统筹城乡食品药品监管,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保障城乡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城厢区结合近年来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探索和实践,在全区范围内构建覆盖城乡、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食品药品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了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形成“以区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为辅、村信息员为补充”的全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全覆盖监管网络,开创城乡监管均衡发展、城乡群众共同参与、城乡群众共同受益的食品药品安全新格局。这些富有针对性、操作性、前瞻性的做法包括:
邀请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从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群众团体代表、党政机关干部及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中邀请10名担任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
聘请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各镇(街)明确食品安全协管员职责,食品安全协管员(每个镇街2-3人)由镇(街)食安办负责人、镇(街)综治干部、消费维权站负责人等人员担任;各镇(街)卫生院设立药品安全监管组,聘请卫生院长、药学技术人员等人员为药品安全协管员。
聘请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每个村(居)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聘任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1-2名,由综治协管员、村级计生管理员或乡村医生兼任,各镇(街)加强对信息员的管理,区食安办组织对信息员进行考评。
鼓励全民参与食品药品监管。畅通公众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投诉举报制度,形成便民、高效、权威的食品药品举报投诉机制。对食品药品举报予以奖励,全年举报奖励资金预计为10万元。
此外,城厢区食药监分局还加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准确、客观地发布食品药品监管有关信息。在区食安办的具体指导下,分局利用原有的网络平台,构建食品安全信息网,整合资源,拓展渠道。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分局主动收集辖区的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的日常检测信息,在网站进行公示,每月至少公示一百批次以上的农药残留等蔬菜、水果检测信息,引导社会公众像关心天气预报一样关注食药监部门的消费教育指导。这样的服务故事,百姓给予高度赞许,食品安全观念深深植根于市民的心中。
组好一支技术队伍:实现监管专业化
9月23日,莆田学院的31名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参加一场有关食品药品打假内容的培训。
讲座现场,举办方城厢区食药监分局通过PPT课件和展板,展示生动案例,重点向志愿者讲解了食品药品市场存在的常见问题、食品药品打假技巧及投诉举报渠道等方面知识,并指导志愿者安装手机食品质量QS认证查询软件。
这次培训让志愿者初步知道如何辨别食品药品真假、如何投诉举报,为今后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各项打假活动奠定了基础——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强,需要从事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以及技术审评、监督检查、监测评价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城厢食药监分局的领导也深刻地意识到: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食品药品监管人才队伍是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基础。
如何破解专业技术人员的缺陷?
第一步,招聘食品药品专业技术人员。分局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食品药品专业技术人员10名,每年一聘,每人每月2000元,每年开支24万元。
第二步,组建一支大学生打假服务队。今年8月,分局在莆田学院团委大力支持下,主动与该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联系,该院向分局推荐31名品学兼优,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大学生,组建了我市首支大学生食品药品打假志愿者服务队。很快,这支服务队便多次参与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打假行动。这支队伍的组建,吻合当前探索创新食品药品打假监管体制,既是食品药品打假机制的创新,也是监管力量的补充。
可以说,这两个应对招数,这一支不同人员组成的技术队伍,为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演好一出双剑合壁:实现监管高效率
一个最基层的食药监所,只有3名工作人员,却肩负着管辖1000多户餐饮服务、1000多户食品流通、8家集贸市场。他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整合执法力量,实现双剑合壁!这是城厢区食药监分局给出的最新颖的答案——
从今年7月开始,分局针对基层执法人员不足的现状,有效整合执法力量,挖掘基层人员潜力,拓宽执法思路,实现高效监管。凤凰山所和霞林所管辖范围毗邻,业务工作相近,在开展执法力量整合工作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分局机关的协调下,所与所开展执法力量整合,形成“双剑合壁”的工作态势。日常工作中,霞林所辖区的工作以霞林所为主,凤凰山所积极配合;凤凰山所辖区的工作以凤凰山所为主,霞林所积极配合,从而有效解决了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
谈到“双剑合壁”的好处,城厢区食药监分局杨碧湘局长深有感触。“基层人员的困难现状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城厢群众的热切期盼需要我们马上行动,保障安全”。是呀,摆在局长面前的最大困难就是人员不足,全局满打满算才24个行政编制。下辖4个基层食药监所,平均一个所在岗人员不到4人。怎么办?“凤凰山所和霞林所的的探索做法值得全局借鉴”。 杨碧湘局长说道。
凤凰山、霞林食药监所还加强与工商部门的沟通协调,在企业走访、执法车辆方面,有效利用工商部门的资源,开创了工作的新格局。通过执法力量整合,两个所除留一到两人值班办证之外,在日常外出执法巡查时,能够抽调三到四名工作人员,形成了工作合力,提升了执法效能。目前,在两个所的带动下,华亭食药监所、华亭工商所,局机关和龙桥食药监所也开展了执法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员力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善之治,贵在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怎样才能更有生命力?我认为工作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亮点,才能让这项事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向社会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杨碧湘如是说。
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