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每天增加车辆31部
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城厢区一农村初级中学任教语文科目的小陈老师最近购买了一部家庭型轿车,每天驱车去学校上课,只花10分钟。新车给他带来的诸多方便,除了上课外,每星期他还可以上城里哥哥店铺里喝喝茶叙叙情。在我市几所重点中学,近数年每所都出现了十来部私车,城市扩宽了,住所和学校的距离拉大了,有了私家车后白天上课和晚上督学挺方便。而在机关上班的小林数年前购买私家车的动机有三:白天接送孩子上课,晚上出去兜风,周末去生态景点逛一逛,吸吸“氧吧”里的新鲜空气,还可以“常回家看看”,每次从乡下带回一大堆无污染的水果蔬菜。周五的晚上,他甚至驱车几十公里,跑到秀屿区市政广场,一家人尽情享受海风的清凉和惬意。
几十年间,日新月异的莆田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市场和超市里顾客盈门,市政广场纳凉和晨练的人川流不息,旅游景点游人熙来攘往。而城市里,带给我们最强烈的视觉冲击,除了高峻挺拔的高楼广厦外,也包括红绿灯前的车流。10年或20年前,清晨的莆田街头是一片自行车的海洋,而今天,飞驰在东圳路、东园路、延寿路、荔城大道、荔园路、学园路、文献路、胜利路、城涵大道的则是各种款式的轿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车流,折射出高速的时代步伐频率,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人们依稀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能骑上一部“永久”牌自行车上街头,那是一件很神气的事。
莆田街头出现了“车水马龙”的景象。“车水马龙”到底是一个什么具体数据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科提供的数据是:全市汽车保有量5.5万辆,市区汽车保有量超过3.6万辆,其中私家车2.4万辆。2008年,全市新增汽车7801辆;2009年上半年,全市报牌车辆5806部,每个月增加车辆967多部,每天增加车辆31部。特别是春节期间,在外莆籍乡亲把大量轿车也带回来了,无论在繁华宽敞的路面,还是在偏僻的乡村硬板路面,都是车来车往川流不息。难怪交警支队车管所办证大厅的窗口,每天都排起了长长的办理车牌的队伍。而培训车辆驾驶执照的更是络绎不绝,要排数个月,方可轮到培训。人们在购买楼房时,把车库和地段、层次、价格放在同等层面考虑。
房子有了,手头的积蓄多了,轿车的价格便宜了,银行的分期贷款业务推出了,这样一来,轿车顺理成章地走进寻常百姓家。轿车不再是一个工薪家庭一个非常遥远的追寻梦想。
改革开放让莆田城变了模样,而明年10月将在莆田举办的省运会,让这座城市增加了不少自愿者和市民的热情和微笑。城市的道路还在不断地扩宽和延伸,红绿灯多了起来,交通得到改善,堵塞现象渐渐消失。地面上是刺向苍穹的楼房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太阳出现在水晶般透亮的蓝天上,这就是时代带给我们欣欣向荣的城市图景。 (时报记者 凌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