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库区移民幸福花开红艳艳
【发布日期:2009-10-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东圳水库,包含了莆田人民太多太多的感情,用生命库、人民大水缸等溢美之词来形容毫不为过。
水库的建设,淹没了不少村庄。常太镇82个村民小组19192人也因此搬离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有的原地迁移到更高处,有的背井离乡或迁平原,或迁山区,或迁外地。
近日,记者来到山里部分东圳库区移民村采访,在那些原迁移民的身上,看到了一张张沧桑的脸庞,听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50年过去了,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新农村,东圳库区移民幸福之花在那里开得越发红艳。

库区移民幸福花开红艳艳

图为庄边东圳库区移民50周年庆典文艺演出

几个月前,庄边镇东圳库区移民村尚书桥支部书记林建成找到记者,说黄龙、黄洋、尚书桥三个村要联合纪念东圳库区移民50周年,帮写个活动前言。
作为与同村原迁移民后代一起长大的孩子,工作后就喝着东圳水,虽然没有亲历过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但对东圳水库建设引来建国后莆田最大的一次移民潮,记者感受最深的,还是移民们的无私奉献。
奉献,是移民一首壮丽的赞歌,在10月16日庄边镇东圳库区移民50周年庆典上亦被多次提起。

●水库建设引来移民潮
界外底缺水,十年九旱;南北洋多水,洪灾肆虐。在东圳水库建设前,莆田人民饱受自然灾害之苦,期盼修建水库缓解灾难。
迁移大洋的原常太坑洋村郑文栋老人已年近古稀,他回忆说,50多年前一次山洪爆发,坑洋处于低洼处的四十多户人家上百条生命差点成了“洪魔”的“点心”。这场洪灾一夜间淹没了常太的熨洋、下山、南川、东门、渡里、洋边、霞田、赤茅、洋坑及下游泗华、南郊等地,许多水利设施、桥梁、学校、房屋被冲毁,牲畜被冲走,农作物颗粒无收,损失不计其数。
其实早在解放前,中外有识之士就曾提出开发延寿溪水资源,但皆因工程艰巨、耗资巨大而未果。
1956年,省水利局派出勘测设计总队,对延寿溪进行勘测、规划和设计,坝址选在常太松峰村。1958年东圳水库及渠道工程经省批准后,大坝于6月正式动工,1960年4月竣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1平方公里,总库容4.35亿立方米。
东圳水库的建成,滋润了20多万亩农田,解决了数十万人民喝水,提供了发展的绿色能源。
水库的建设,不可避免要淹没村庄,上万群众要搬离故土。移民主要迁往莆田市区、常太、华亭、西天尾、庄边、大洋,以及市外漳浦、建鸥、邵武等地。截止2006年6月30日,仅莆田市内登记在册的东圳库区移民就有4379户,29192人。

●移民难以忘怀的记忆
1958年6月,随着东圳水库坡土动工,也拉开了库区移民的序幕。
“记得,当时离别故乡时,我们久久站立,依依难舍,真想就这么永远地站着,看看那故乡的山山水水。向没有受淹的村民及亲戚朋友挥泪告别后,我们这些受过洪水洗荡的灾民就挑着寥寥无几的家具、农具,扶老携幼,徒步来到常太岭头尾。县里调来两辆货车,每天往返新县三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只好人货挤在一起。货车沿着凹凸不平的山区公路摇摇晃晃到达新县。为了赶时间,休息片刻,大家沿着羊肠小道向大洋进发,小孩用篮子挑,老人用担架扛,艰难地登上新县旧厝岭。刚上几级徒得象楼梯的台阶,担架上80多岁的郑乌妹用本地话说:lsquo;我子真是孝心,将我扛到半天rsquo;。”故土的眷恋,离别的伤感,一幕幕在郑文栋老人眼前浮现。
现年90岁的陈文绪是黄龙村人,是庄边东圳库区移民中年龄最大的,也是唯一健在的老游击队员,曾任过解放后常太公社霞田第一任村长。说起当时移民情景,老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住,50年前发生的事记忆犹新。
当年迁移虽然有货车运送,但由于运力紧张,并不是所有东西和人都能够运走。当时陈老的大儿子陈振华才三四岁,妻子又怀胎九月,且上有88岁的老奶奶,除了部分货物由车运送外,陈老自己挑着孩子和家当,几个兄弟用从部队借来的担架抬着奶奶上路,而妻子也没有因为怀孕九月就空手上路,也带着轻一些的东西。
在迁移黄龙村前,陈秀兰还是常太霞田的“卫星队”(青年模范)队员。她曾跟工作组干部先期到黄龙看“新家”,昔日的黄龙没有几户人家,房子也很破,日子过得也很苦。工作组的干部站在山上,指着连绵的群山说,以后谁谁就住在那座山下时,19岁的她心里总是慌慌的。
陈秀兰说,这种情绪一直带到“新家”后才稳定下来。初到黄龙村,当地村民腾出房屋,实在住不下了,移民们就把牛棚、猪圈里的粪便清理掉,再挑些干净的清土覆上,就是暂时的家。喝水要到一公里外的地方挑水,生活异常艰难。
对许多原迁移民来说,那是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但对于那些迁移后出生的后辈,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感受,只依稀从父母那里听到丁点。40多岁的陈文新是黄龙村现任支部书记,他的母亲是库区移民,父亲是当地人。他说,那时山里也穷,生活就是靠肩挑出来的,但当地人仍把视为生命的田地山地贡献出来,为移民生产生活提供保障。而迁移大洋的移民后代薛云立、潘荔强,两人才20来岁,是郑记山里炝粉的年轻厨师,记者采访时,他们正在为参加庄边东圳移民庆典的人员准备午餐。他们说,自己出生在大洋,对移民感受不深,现在莆田工作,也许以后的子女也会跟自己一样在城里生活。

●盖上新房打拼新生活
今年78岁的林国英是黄洋人,是原常太霞田移民的总会计。他对当年的移民建设数字,能脱口而出。
林国英说,霞田迁移到黄龙、黄洋、尚书桥的移民有187户983人,其中移民黄龙村102户572人,黄洋村50户246人,尚书桥村安35户165人。
当时移民每户补偿160元,每个人口补11元,一间房子补3.3元。总得算来,每户大约共补300元左右,但这些钱并不是发到移民头上,而是由公家统一管理,负责盖房子,购置生产农具等。房子用的木材由木材公司平价提供,工人向建筑公司聘请,工钱一天一块两毛钱,粮食是通销粮,发到每家粮簿上。
由于经费紧张,新盖的移民集体厝住房都很小。嫁给原迁移民陈永林的吴永华是当地人。她说,黄龙车头移民安置集体厝只有45间房子,平均每户分不到半间。林建成也说,尚书桥村的移民集体厝住房有前后间,每户半间,直到1963年扩建后每户才分到一间,平均每个人口不足8平方米。
黄龙陈金林、尚书桥邱玉森说,移民时他们还是孩子,印象中大人们迁移新村后拼得很“凶”,开荒造田,翻山越岭挑木材到城里去卖,从早走到黑,一天下来才挣几毛钱。今天的好日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
同当地人一样,改革开放后,移民的日子逐渐好起来。陈秀兰育有一双儿女,生活困难时曾把移民时分到的集体厝卖了给孩子治病。现在儿女事业有成,生活好了,她说,现在的日子没得说,过去那才真叫做“千穷万穷”。
50年来,移民早已与当地群众融为一体,大家共同创业,相互扶助,为美好新生活共同打拼。林建成早年从事运输业,后与当地朋友一起开过香菇烘干场,许多移民和当地群众到场里打零工。十几年前就担任村支书的他,更是发动村民栽枇杷、养猪和种蘑菇等,还多方联系经销商,为群众农副产品找销路。而在莆田经商的同村当地人刘文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公司员工优先聘用本村人,不论是移民还是当地人,一样对待。无独有偶,与他同个生产队的郑德敏把山里特色美食炝粉推向市场,创办郑记山里炝粉,一年多时间里在市区连开五家连锁店,也是优先聘用乡亲,仅移民就有20多人,占总员工三分之一。
庄边镇党委书记陈金祥说,庄边镇黄龙、黄洋、尚书桥三个移民村现有移民人口2413人,其中从2006年起享受后期扶持,每人每年600元扶持资金,扶持20年的常住原迁、新增人口为1956人。50年来,移民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时报记者 郑育俊 文/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