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海西新渔村:一粒小鲍鱼成就大产业
【发布日期:2009-11-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十多年前,鲍鱼被莆田沿海渔民形象地称为“牛眼睛”,如今,“牛眼睛”成了 “软黄金”,成了南日镇支柱产业。2008年,莆田的鲍鱼产量达到5000多吨,目前该镇网箱养鲍2.5万多口,养殖鲍鱼3亿多粒,鲍鱼育苗场32家,年育苗量1.5亿粒。

善于拼搏 敲开致富门

南日镇是莆田市的一个海岛镇。谈起南日鲍,不得不提南日镇万峰村的鲍鱼养殖大户魏九富,他可称得上是南日镇养鲍第一人。
1997年,在政府的组织下,魏九富随团到山东学习考察水产养殖,第一次接触到鲍鱼。回来后,经过请教专家,得知万峰村的海域水温、水流等方面都适合养鲍鱼。当年便投资35万元,从大连引进15万粒皱纹盘鲍。“以前,我们这里从来没人养过鲍鱼,所以,一开始有点担心,但总觉得这是条发财的路,不试试怎么行。”魏九富就是凭着这股拼劲干开了。那时当地人比较少吃鲍鱼,所以,老魏将养成的鲍鱼运往山东卖。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山东人认为老魏的鲍鱼是海区吊养,比较天然,所以给了每斤320元的高价,那一年老魏净赚了100多万。
这个消息在万峰村里炸开了锅,村民们也纷纷搞起了鲍鱼养殖。万峰村人口近7000人,1200多户,目前,就有500多户搞鲍鱼养殖,鲍鱼产值占全村产值90%,年均人收入2万多元。万峰村也成了莆田第一个养殖鲍鱼的村。
鲍鱼养殖改变的不仅是万峰村,更为南日镇其它村庄带来了致富新路。后叶村原本以捕捞为主,在资源衰退后,村民纷纷到外地打工。在看万峰村养殖鲍后,村民也开始发展水产养殖。“当年,我是卖了摩托车又借了钱,养了2万粒的鲍鱼,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村民杨文来告诉笔者,现在他与朋友合伙,养了2500笼鲍鱼,年收入10多万。

勇于创新 壮大养鲍业

“当时,山东的鲍鱼养殖主要是工厂化养殖,而我们创造性地进行浅海吊养殖,并改投饵料为新鲜的海带、紫菜、龙须菜。”南日镇肖耀华副镇长介绍,在从山东引进鲍鱼后,莆田人又不断摸索、创新,使鲍鱼产业真正在当地扎根发芽。
据了解,养殖鲍鱼初期,因为莆田没有鲍鱼苗种场,所有的鲍苗都是从山东运过来。由于路途遥远,鲍苗经常半途就死了。于是,南日镇于2001年成立鲍鱼育苗厂,解决了苗种的问题,更降低了成本。
鲍鱼养殖要求水温要常年保持在12℃至25℃间,而莆田海区水温太高,夏天鲍鱼成活率低。于是莆田人又创新了“南北转场”的做法:每年4、5月至10月,鲍鱼北上大连避暑、避台风,到了11月至次年4月,鲍鱼会回到莆田越冬,成活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70%。
南北转场的做法,虽然提高了成活率,但养殖成本也提高了。一串鲍鱼要增加100元,而且耗时长、手续繁琐。近年,石城村创新建立了“鲍鱼度夏养殖基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室内温度与山东海域温度相当,既解决了水温问题,而且,消除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基地的老板林兰玉介绍,今年有2000多万粒鲍鱼在此度“假”。成活率达到了95%。并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预计明年夏季将会有更多的莆田鲍鱼留在家里度夏。

政府引导 迈向品牌化

莆田的鲍鱼产业越做越大,南日镇已成为全国鲍鱼的主产地之一,并带动了海带、紫菜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了使鲍鱼养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年来,莆田也在品牌化上下足了功夫。
2006年,南日镇成立了鲍鱼协会,以加强鲍鱼行业自律,并在病害防治、防台风、销售信息等方面为养殖户做好各种服务。2007年9月6日,南日鲍获得地理标志的保护,同年,又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今年,南日鲍鱼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功,这标志着南日鲍鱼产业正式迈上品牌化发展的道路。
“在壮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南日镇的鲍鱼产业将朝着无公害养殖、水产精品方向发展。”肖耀华说,目前,该镇已规划出一片海域专门进行无公害养殖,并已有一家罐头厂有意合作,届时,这片海域养出的鲍鱼将做成罐头,出口外销。另外,还有一位村民准备在南日海域进行3千亩的底播养殖,这种接近天然的养殖方式一定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水网)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