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莆田兴建东圳水库,滋润了20多万亩农田,解决了数十万人民的喝水问题,提供了发展的绿色能源。但不可避免,也引来了建国以来莆田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常太镇82个村民小组19192人搬离故土,主要迁往莆田市区、常太、华亭、西天尾、庄边、大洋,以及市外漳浦、建瓯、邵武等地。截止2006年6月30日,仅莆田市内登记在册的东圳库区移民就有4379户,29192人。本报曾于今年10月19日对全市东圳库区移民状况作了深入报道,引起极大反响,许多读者来电说想更详细了解移民村现状。为此,本期特编辑了庄边镇三个移民村的生活图景。
山里移民村的生活图景
图①:移民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每年节假日,村民就在家门口办起了摄影展、书法展等。三个移民村的老年人组建一支音乐队,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也有50来岁,他们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为群众带去欢乐的歌声。
图②:每年重大的节日,比如春节或五一节,三个移民村都会组织一次联络联谊活动,拔河比赛更是传统项目,也是激发移民凝聚力的时刻。三个移民村在春节还会联合闹元宵。
图③:农忙过后的闲暇时光,移民们经常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家长里短的海阔天空总能聊出笑声。而竹编也是移民度过闲时的一种方式,一般有好几人聚在一起编,一边熟练地摆弄手中的活儿,一边聊聊天。
图④:黄龙移民村年过九旬的陈文绪老人,是庄边东圳库区移民中年龄最大的,也是唯一健在的老游击队员,曾任过解放后常太公社霞田第一任村长。陈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孙满堂,但他还是喜欢住在移民时的老屋,订了一份老年报,最悠闲的时光就是坐在老屋家门口看看报。
图⑤⑥:50年前,庄边三个移民村移民统一住在新建的集体厝。50年过去了,集体厝成了移民村的一个标志,悄悄地叙说着50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如今,大多数村民已新盖了小洋楼,许多老移民说,过去那才真叫苦,现在的生活没得说。
涵江区庄边镇是东圳库区移民的主要安置点之一,有黄龙、黄洋、尚书桥三个村,安置了原常太公社霞田村187户983人群众。其中移民黄龙村102户572人,黄洋村50户246人,尚书桥村安35户165人。
50年来,三个移民村的群众与当地村民融为一体,共同为幸福生活打拼,走出一条小康之路。50年过去了,三个移民村的移民由原来的983人到现在的2413人,其中从2006年起享受后期扶持,每人每年600元扶持资金,扶持20年的常住原迁、新增人口为1956人。50年来,三个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劳动技能得到相应提高,劳动力转移门路不断拓宽,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50年来,三个移民村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黄龙村距镇区9公里,东与尚书桥、西音村相连,北通大汾村,南与黄洋村接壤,纵横3余公里,土地面积13.2平方公里,是老区革命基点村,12个村民小组(其中移民小组5个),一条商业街道,总人口1762人,耕地面积842亩,大小山峰15座,林地面积9000多亩(其中生态林2000多亩),竹林300多亩,果树2100多亩。
黄洋村距镇区11公里,位于庄边镇西北部,与仙游接壤,东与黄龙村比邻,是老区革命基点村,全村8个村民小组(其中移民小组2个),总户数256户,总人口1222人,耕地面积600亩,山地面积8000亩。
尚书桥村距镇区5公里,231县道贯穿其中,既是少数民族畲族居住村,又是老区革命基点村,村内“赤石宫”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朝修建的“尚书桥”石桥现保存完好,全村9个村民小组(其中移民小组1个),总户数330户,总人口1468人,林地面积9500亩,耕地面积930亩。□时报记者 郑育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