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石城渔村有个“活妈祖”
【发布日期:2010-03-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石城曾经是个落后的小渔村,这里的村民世代靠海为生。上世纪未,许多人开始走出石城,成为远洋海外船只上的水手,小村的“英语学校”还曾办得红红火火。海上劳务极大改变了石城人的观念,也带来了财富,为之后的海上养鲍带来原始资金。
如今,石城已是闻名全国的鲍鱼养殖基地,素有“鲍鱼第一村”的美誉,是我市鲍鱼的主要产地和中转站。
在这里,活跃着一个好心的“活妈祖”,她就是固边爱民的石城边防派出所官兵。
近年来,该所官兵们将促进渔村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扮好服务经济发展的服务员、疏导员和护航员,用“三个千里”给渔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千里护渔”为闽鲁两地渔民开辟了“绿色养殖区”,“千里办证”为群众走天下送上“绿色通行证”,“千里会亲”为留守老人儿童搭建了亲情交流平台。
据统计,石城边防所近年来共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600多件,挽回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被辖区老百姓誉为“蓝色经济保护神”、“绿色家园守卫者”。
石城辖区渔业和海上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和石城国家一级渔港的建设,给海上治安带来不小难度,为此,石城所建立我市首个融管理、防范、打击、服务于一体的海上警务室。这个海上警务室还设置渔船民办理证件、进出港签证点,成为服务渔民的一扇窗口。
民力是无穷的,该如何利用好是石城所官兵一直在做的课题,由此就有了“三队两户”群防群治管理新模式。“三队”是妇女劝赌队、老人调解队、党员巡逻队。“两户”是“陆地治安中心户长” 和“海上渔船民中心户长”。正是利用好民力,加上官兵们的不懈努力,排查鲍鱼买卖经济纠纷、劳资纠纷、船只相撞引发的海事纠纷等各类矛盾,促进了渔村和谐。
自警地共建爱民固边模范村以来,石城村也相继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全省精神文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村民人均产值从2008年的3000元增加到2009年的21000元。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有石城所边防官兵的一份心血和汗水。(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黄一鹏)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