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 祖 救 饥 荒
在宋理宗年间,莆田、泉州一带旱涝交加,五谷歉收,一时米贵如油,还难买到,许多贫苦人家,只好挖草根取树皮来充饥。善良的长辈人,日夜焚香祷告,祈求妈祖保佑,度过饥荒。
不几日,广东的都市埠头,出现了几个年轻的女丐,她们操着兴化口音,头梳帆形发髻,尽是一色打扮,穿的不雅不俗,神态不卑不亢。每人手抱一筒梆鼓,以凄婉清亮的声调,和着梆鼓“口 、 、 的节奏唱着莆田俚歌:quot;/福祸无常实堪忧/兴泉苦旱灾临头/赤地千里禾枯尽/斗米百金无处求/可怜芸芸万千众/面向苍天泪横流/hellip;hellip;”
当地人对这些女丐的到来,都觉得很奇怪,细问其原由,才知道是从兴泉千里迢迢流浪到这里的,无不十分同情,纷纷赠衣送食。可是,这班女丐不肯收受。都说:“恩人能救民女数命,难济兴泉二郡百姓。不如以慈善之心,劝那些米商大户,把粮食用船运到兴泉,才是大功大德啊!”
有人把这一消息传给了几家米商大户,还劝他们把原来准备贩往浙江、上海的米船转向兴泉销售,肯定会赚大钱,米商无不动心。
不久,兴泉两地拥来了大批米商。装米运谷的船只几乎挤满了港口埠头。因为米谷供过于求,价钱猛跌,加上那些日子台风不息,风浪无常,米商无法将商船转往别处,只好在当地贱卖。饥民们低价买到了大米,缓解了饥荒。
米商们亏了本钱,无不后悔,都说上了兴泉帆髻女丐的当。当地人觉得奇怪,这一带虽遭灾难,粮食奇缺,但兴泉的姑娘是宁愿饿死,也决不肯抛头露面、流浪乞讨的。况且,只有湄洲岛才有梳帆髻的女子;而岛上渔家都以讨鱼为生,旱涝灾害对于他们来说,并无多大影响,决不会有那么多的年轻女子讨乞流浪到遥远的广东去。
到底是什么地方的女子引得广东米商们纷纷来到兴泉?这成了一个不解的谜。
第二年春三月初三这一天,那些蚀过本钱的米商到当地庙里去拜妈祖,夜里梦见妈祖女神祝福他们说:“你们亏本了,救活了无数兴泉人,积了阴德。愿你们今年生忌兴隆,财源倍进”。
后来,这些米商果然大发其财。这时,他们才知道妈祖真灵验,也明白了年前兴泉之行的原因。
这一神话,在莆田各地广为流传。(黄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