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中华海洋意识与妈祖文化
【发布日期:2009-07-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中华海洋意识与妈祖文化

□田若虹

挂席泛槎 周秀廷/画


《湄洲志》是清乾隆年间举人林清标应其儿子林霈的请求而编撰的。林霈当时任台湾凤山教谕。自雍正以后,台湾各地涌现了大量的天后宫,台湾人民迫切希望知道海神天后史迹,在这种背景下,林清标写出《敕封天后志》简称《湄洲志》。当时西方科学学术逐渐由传教士传播到中国,所以林清标就将《显圣录》中许多神怪部分删除,仅保留了一些神话,另外补充了清初统治阶级利用海神征服台湾的资料。其内容虽不屏神异之谈,但对认识当时的历史航线、航运贸易和外交方针等亦提供了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天后显圣录》是其中部较早忠实记录妈祖信仰的录书。据称是清初僧照乘编印的,但原版已散失。现存于台北图书馆的藏本,是清雍、乾年间由照乘的徒弟普日、徒孙通峻重修的。

《天后显圣录》上卷含《序》8篇,《绣像》4页8版,《本传》17篇,《灵应》40篇。《本传》叙天后生前业绩;《灵应》描写天后升天后的灵验。下卷载《褒封》24则,《喻祭》(含《陪祭》22则,《诏诰》11篇,《御祭文》19篇,《奏议》4篇,《祈祷文》10篇,《记志》4篇,又《天后灵应记》1篇,《疏文》2篇。本录篇《序》的作者是林林尧俞。林尧俞(1558-1626),莆田黄石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熹宗即位(1621),授礼部右侍郎视祭酒事,后又拜礼部尚书。因不肯攀附魏忠贤,屡遭陷害,最后辞官回乡。《天后显圣录》未铭著作者。本录比起后来刊印的《天后灵应录》、《敕封天后志》和《圣迹图志》诸书,资料更翔实,编排更精当,并增辑游宝、徐葆光等的《奏疏》及《中山传信录》等详细资料。因此,它是一部研究妈祖文化较为原始、齐备和可靠的录书。

上述文献反映了民众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选择和认同,至今人们仍在进一步认定这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性价值,使其中所具有的民俗事象不再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而是将其引向未来的文化财富,使之生成现代化效应。

《元史·祭祀志·祭祀五》中,将祭女神妈祖事宜载于“忠臣义士”祠祀篇中。故而妈祖崇拜又具有纪念圣女义举的文化内涵。这一内涵正是妈祖庙会文化现代性认定的依据之一。

在以妈祖崇拜为核心的民俗形成中华海洋民俗文化圈时,其文化资源已显现出综合的强力效应。如,由于后宫的民俗文化向周边辐射,与儒、释、道等多种传统文化资源相组合,已构成一条多彩多姿的民俗文化链。其中包括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海洋与人的相互作用、海洋人文社会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涉海人类群体的生存生活模式、政治结构、政策法规、审美情趣等等。同时利用当地海洋文化遗址遗迹的遗留影响、外来侨民和移民后裔的遗存文化,亦可进一步强化海洋文化氛围,使之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海洋文化气息。
概言之,妈祖之“神缘”已将中华海洋区域以及世界各地华人之“亲缘”、“地缘”、“业缘”等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了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跨越政治的共同体。 (续完)

作者简介:田若虹,女,文学博士,广东海洋大学副教授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