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涉台文物龙桥妈祖宫
【发布日期:2009-06-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涉台文物龙桥妈祖宫

□朱光华

龙桥妈祖宫原址位于莆田城西龙桥街,距郡城五里。座西北朝南(今莆田市行政中心),创建于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是我国一处重要的涉台文物。
清顺治元年(1644年),琳井朱氏后裔朱天福,朱天贵俩兄弟后裔因反清复明避难卜居龙桥西山。
朱天福、朱天贵兄弟俩同为明朝命官,崇祯十三年,朱天福官至江西都指挥司,朱天贵官至明朝左都督,福建水师一镇。康熙十九年(1680年)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率船攻克厦门岛,因妈祖庇佑首战告捷,系恭请湄洲祖庙妈祖为护军之神。翌年,朱天贵在闽浙总督姚启圣的策反下归清,授平阳总兵,镇守平海卫。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施琅将军多次攻克澎湖失利,由清廷大学士福建同乡李光地,闽浙总督姚启圣保举朱天贵将军为攻台主力,朱天贵率旧部2万多人,舟300只为施琅将军的主力征战澎湖。当时,各级官员对湄洲妈祖十分信仰。朱天贵将军生前请旨在故居——龙桥铺建妈祖宫,祈求妈祖灵威助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6月14日),朱天贵将军率水军自东山出发,径七昼夜的海上激战,于1683年6月22日攻克澎湖列岛。澎湖为台湾门户,澎湖失守,台湾不保。可以说,朱天贵为清廷收复台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果没有朱天贵收复澎湖之举,台湾也就不可能被降报。可许多史书对朱天贵收复台湾的功绩评价过低。一代骁将朱天贵亦在此次攻克澎湖中死战。八月间,施琅军抵鹿耳门,郑克爽投降,台湾回归祖国。捷报传至京都,正逢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康熙闻讯,对攻台主将的朱天贵将军阵亡,不胜痛惜;据闽浙总督姚启圣奏言;康熙帝下旨福建兴化府建祠纪念(今祠属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及朱天贵将军征战前的祈求其故居创造龙桥妈祖宫,康熙准奏下旨追赠朱天贵为太子少保,谥忠壮,赐“忠勇茂眷”匾予以表彰。龙桥妈祖宫于(1684)落成,占地面积500多平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宫内神龛两排列“千里目”,“顺风耳”等四尊神像,大厅中柱顶挂:清廷福建同乡李光地题:《朱吴征台,马祖保佑》匾,左边,闽浙总督姚启圣题《显灵助战》匾;右边,施琅将军题《神助胜敌》匾。从此,每逢正月初十日,三月二十三日,九月初九日乡里信众数千人膜拜妈祖,祈求平安。
龙桥街旧有“上宫”与“下宫”。上宫(古上宫)是明代始建《祭祀玄天上帝》;下宫,是清代康熙年间(1684年)创建龙桥妈祖宫供奉妈祖。据朱氏族谱大事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妈祖宫火灾,只留遗址。”又随着年代变迁,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龙桥街道商人及乡里信众为了面圣妈祖就在“上宫”边庙堂台上雕一尊妈祖圣像,奉香膜拜,妈祖灵验,护佑四方,乡里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香火旺盛。后来“上宫”改称“古上宫”。解放后(1950年)妈祖宫占地1998平方米的双宫改作学校——龙桥小学。因妈祖信仰延续甚久,传播甚广,影响甚深,在公元1997年,乡里仁人及虞诚女界举首,纷纷自发鸠资40多万资金在原址上重建“龙桥妈祖宫”,以祀神灵。
二00六年,妈祖宫又面临城市开发建设,不得不再次搬迁重建,选址于龙桥境内龙山(今市政府三号楼左边)。为适应与日俱增的妈祖信众朝圣的要求,扩大弘扬妈祖文化阵地;政府补贴,开发商补偿,妈祖信众捐资,共筹资金250万元,于2007年3月6日奠基;虞诚女界举首投工投劳,工程历经二年五个月,于2009年5月10日圆满落成;占地面积1998平方米,妈祖宫建筑结构基本上按湄洲祖庙(1683年)福建总督姚启圣重修祖庙方案及格式,有正殿,门前石雕下台阶,进宫庙山门,山门两边石雕二十四孝,花格曲墙,古戏台,四周绿化;宫内前进门厅两旁雕龙石柱,石鼓顶立,雕龙画栋,妈祖雕像灵光焕发,整座宫宇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凝聚妈祖灵光宝气。
龙桥妈祖宫历经沦桑,屡挫屡兴,而终于重现昔日之辉煌。为了促进世界妈祖文化,海峡两岸发展和繁荣;龙桥妈祖宫在2005年经湄洲妈祖庙获准为祖庙分灵庙;2007年9月应邀参加《中华妈祖文化协会》成员单位,是湄洲妈祖祖朝董事会,福建长龙影视公司《妈祖乐》四个赞助单位(城厢区龙桥女子吹鼓队,涵江区涵东女子车鼓队,荔城区港利民俗音乐队,莆仙戏一团)之一。
今重建的龙桥妈祖宫,为龙山胜境增色,正是:
龙翔凤飞弥勒朝天古迹重光,
桥拥山抱玉腰环带人文蔚起。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