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舟》卷,徐葆光详细描述海船各处设备,并写道:船尾虚梢为将台,立旗纛,设藤牌、弓箭,兵役、吹手居其上。将台下为神堂,供天妃诸水神。并附《封舟图》,详细描述其部位,这是以往所未有者。
他二人于五月二十日未初起,后先至怡山院,谕祭海神,二十二日乘潮出五虎门放洋赴琉球。二十九日,日出,见东北小山六点。陪臣云:此非姑米,乃叶壁山也。在国西北。始司用卯针太多,船东北下,若非西北风,不能提舟上行至那霸收港也。日中,祷于神,忽转坤申庚风;一时,又转子癸。陪臣大喜,乃回针东南行,指一小山云:此名读 山,由此迤转,即入港。日入,转丑艮风,大炽,用丙已针,又用丙午单卯针。先是,四、五日前未见山,舟浮不动;水舱将竭,众颇惑。祷于神,示曰:二十八日见山,初一日到港。至是六月朔,日未出,遂入港;行海中七昼、八夜云。归程是翌年二月十六日已刻,封舟自琉球那霸开洋,十七日,日出,龙二见于船左右,水沸立二、三丈,萧崇业、张学礼亦见此象,但徐葆光未提(免朝牌)之事。二十日,(海水见绿,夜过沟,祭海神)。汪楫是在去程过沟祭海神,海、徐二人则在归程时致海。三十日,东北风,乘潮进五虎门。日中,至怡山院,谕祭于海神。行海中计十四昼夜。
此行可说是自陈侃以来册封最顺遂的一次。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卷第一历次封舟渡海日期》说明顺遂原因:封舟以夏至后乘西南风往琉球,以冬至后乘东北风回福州,此言其概也。南风和暖,北风凛冽;故归程尤难,非但内外水势有顺逆也。嘉、万封舟回闽,率先冬至在九、十月中,朔风犹未劲,归帆最宜。十一月、十二月冬至前后,则风势日劲,浪必从头上过矣。若正月,则风飓最多,且应期不爽,万无行舟之理。二月中,则多雾,龙出海矣,然春风和暖,兹役亲验之,浪无从船上过者,殆远胜于冬至前后也。海船老伙长言:十月二十日后,东风送顺为吉。葆光在琉球,无日不占风所向。历考数月内,风自东南来不间断者,惟十月二十日后、十一月初五日前半月中为然。因考陈侃以来,惟萧崇业之归闽较为安吉,其出海日期乃十月二十四日为不诬也。考以前各使遭遇,去程多顺利,归程则频遇险,徐葆光所说甚是,也可见其观察事理之用心。(本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