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妈祖信仰与华侨会馆
【发布日期:2010-08-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为进香团进入北港人潮

福济寺(俗称漳州寺):据延宝二年(1674)合十撰《重兴分紫山福济寺记》:“本朝正保间,有道人缚茅以居,奉天妃圣母香火。诸夏商人罹风浪者,祷祝于此,辄有神应。”说明1644年,福济寺开山之初仍以妈祖为主祀。福济寺完成向佛教转化,是待到庆安三年(1650),当时泉州安平紫云山开元寺僧蕴谦戒琬来长崎卓锡,应聘为福济寺住持,遂大兴土木,护建寺宇。福济寺鼎新之后,妈祖等神像被移祀于圆通殿,与观音、关帝合祀。福济寺及妈祖殿堂均毁于太平洋战争,但其石刻及神像资料尚存。
崇福寺(俗称福州寺):据《长崎图志》:“崇福寺,在火光寺左仑山 名圣寿山。宽永九年,明人王、何、林、魏诸大商施,僧超然建。即祀天妃,正保元年重建。”《崇福寺开创历代住持事实》亦载:“宽永九年岁壬申,福州诸旧檀越禀王允许,开建祝国道场。于乙亥年始兴殿堂也。”也就是说,崇福寺是四家福州籍大船商以“祝国道场”的名义申请布施,至1635年由僧超然主持改建为佛寺。这四大施主是王心渠、何高材、林太卿、魏之琰,其中王为福州人,另三人皆福清县人。崇福寺的妈祖堂建在佛殿之后左。
圣福寺(俗称广州诗):此寺略晚于以上三唐诗,开山僧系漳州籍华侨陈朴纯(1640年东渡长崎,娶当地孀妇西村定月院为妻)之子陈道胖,后出家为僧,法号铁心,剃度于木庵性王舀 (晋江人,1655年东渡)。延宝元年(1678)募建圣福寺,院内另设妈祖堂,由一位珍居士塑妈祖、水仙王为镇寺。
唐人坊天后堂:唐人坊是中国人集中居住地,日人称唐人屋敷。1689年日本当局划地建唐人坊,强制华人入住。至18世纪中叶,坊内华人达近5000人,便集资建了一座天后堂。1780年又建八闽会馆,因称馆内町天后堂。1897年八闽会馆移址扩建,改名福建会馆,馆内亦设天后堂,并由中国驻长崎领事题额曰“星聚堂”。但原来的馆内町天后堂仍存在。
1859年后,长崎唐人坊华人的自由出入得当局默认,许多华人开始离开长崎,向大阪、神户、横滨等港城发展,而比较集中在横滨和神户两个城市。横滨于1873年建立中华会馆,祀妈祖和关帝。但在战争和地震灾害中遭毁灭。直到2006年,横滨华侨募资在中华街重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天后宫。神户的天后宫,则建在中华会馆西侧,香火不断。
除华裔会馆天后宫外,日本还有不少华侨个体家庭建设的妈祖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萨南片浦林家妈祖和平户郑成功故居妈祖,林家始祖名林北山,明末携家契眷渡海移居九州岛南端的片浦,随带七尊妈祖与陪神像。而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1612年从马尼拉乘船来到平户,妈祖神像可能是他随身带到平户供奉的。
十二家大公司发起,200多家铺号参加捐献,共耗银24155圆,可见该宫建筑规模之宏大。(未完待续2)(蒋维锬)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