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午尼至尊——林兆恩
【发布日期:2010-08-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第六回:石门山清明祭祖 无嗣地三尺为界

林富死后与夫人合葬于距兴化城约十四华里的文赋里石门山上。别看这石门山既无壶公山的挺拔,也没有九华山的俊秀,可它尽得三紫灵气,又有大磨溪一潺活水相映,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石门山右侧的大磨溪是一处陡壁,形似一道石门,故石门山由此得名,左侧是一深不可测的深潭,每到夏季,当地百姓便在此游泳消暑。宋代邑人大文学家刘克庄曾建厝于此,并常邀好友来石门山上品茗谈诗,纵论天下。两举贡元林国华、廉吏洪珠、彭韶均在死后安葬于此。
历代显贵的钟情,文坛泰斗的青睐使石门山一直以来被称之为:“石门山圣地”,在石门山的脚下,便是连接福州与泉厦的通衢大道,大磨溪上建有一座气势宏伟的九拱桥,并随建钟鼓楼和观音亭,在桥至石门山不足五百步的沿途,依序建有七道牌坊,让这一方钟灵毓秀之地,增添了许多的人文庄严。
清明祭祖是传统的习俗,这一年的清明,一改“清明要晴不得晴”的天气,竟然是风和日丽。
兆恩早早地起了床,他脚穿一双崭新布鞋,身着一袭素装地相邀了卓晚春去石门山祭祖、踏青,与兆恩随行的还有妻子陈氏及弟弟兆居。
一路上兆恩和卓晚春谈笑风生,纵论生前死后,兆居则肩挑一担素果、纸扎、冥钱紧随他俩的后面。陈氏已被拉下很长一段距离,这多少是陈氏的故意,她觉得有卓晚春掺和在自己家人中间,有些别扭,更担心这俩人凑在一起,保不准又要出什么蛾子。
丈夫这些年的率性而为,让她从心底里对卓晚春产生了不满,她认为,兆恩绝意功名,五迷三道都是受了卓晚春的蛊惑与教唆。如果没有这个卓晚春,可能又是另一番情形。
黄七和陈寡妇早在兆恩到来之前,就到了林富的坟地,黄七用锄头锄着坟头的杂草,陈寡妇也没闲着,正在用条帚打扫坟地四周的落叶。
黄七自离开林府以后,每年的清明都要来石门山拜祭老爷。他说,自己从小失去了父母,太老爷收留了他,太老爷就是他的亲人,这要是不来拜祭,那就是忤逆、不孝,就是忘恩负义。
兆恩及林府的人也不把黄七当旁姓人,他有这般仁义,也足见太老爷当年收留黄七是何等的英明,这人活在世上,可能分出个贵贱,但只要有这份情义,就弥足珍贵,连一向不拘俗事的卓晚春,见了黄七后扒在兆恩耳旁细声道:“别看黄七长了一张劳碌相,可此人还是蛮有慧根的,说不定日后能成为你的谪传弟子。
兆恩把卓晚春拉到一旁,小声道:“黄七算起来也是我的长辈,收他作弟子岂不是颠倒了辈份?”
卓晚春则说:“仙家无岁月,无生死,又何来辈份,保不准,在后世人眼里,我年长于你,但也是你的子弟。”
祭拜完后,兆居问兆恩:“你不是一直念叨要在这石门山上选一块风水之地,建一座生人墓吗?今天卓真 人也来了,他又是看地的行家,何不就请他定一下罗盘?!”
兆恩经兆居这一提醒,当即抱拳对卓晚春说:“道兄可否肯劳驾?”
卓晚春站在石门山一崖石上,半个时辰都没有挪动一下脚步,这时,一只红冠黑羽的大鸟从草丛中蹿出,落在一树枝上鸣叫了三声,向西方飞去。卓晚春方转动身子,走下崖石,领着兆恩来到刚才那只红冠黑羽大鸟鸣叫的树旁,对兆恩说:“此处为伸手抓云之地,之所以未被选为lsquo;风水rsquo;,是有世俗之虑,三步之内好坏参半,百步之遥吉祸难料。”
兆恩有些纳闷,心想,这好坏参半,吉祸难料的地方,未必就能择为墓地。然而,卓晚春接下来的话,却让他面临艰难的取舍。
卓晚春说:“这世上的好坏,祸福有一个是风水,而另一半则是选择,就此地而言前三步多子多孙,但后三步则有无嗣之忧,前者看似很好,但子孙多而无贤,后者看似很差,然居此地者,必享千岁香火,万人祭拜。”
这多子多孙未必是福,无嗣无后也未必是祸。倒是卓晚春所说的退三步可享万人祭拜正迎合了他的心境。
也不知是几时学来的法术,兆恩撩开袖口叫陈氏往里看,但见袖里出现人头攒动,在此冲着一个坟头举香祭拜的热闹情形,起初陈氏还以为是自己脑子里出现了幻觉,故揉了揉眼睛再看,那影像依旧,这不由得让她感到很惊讶,便问兆恩:“这到底是咋回事?难道你的袖子真装有乾坤?”
兆恩笑了笑,对陈氏说:“这都是我学道之后,才有的灵异,莫说眼前,就是五百年后的事也能参透详细。我执意要选无嗣之地作为坟地,自有我的道理,你也用不着多问,我也不便细说,仅此而已。”
陈氏回到家里,看着两个健康活泼的儿子,联想到上午在石门山上择地之事,心里陡然有一种寒意,她不敢相信,膝下有这齐墩墩的两个儿子,又怎会出现丈夫所言,百年之后会是无嗣之人呢。当晚,兆恩也回家了,这一天他和卓晚春翻山越岭地走了百来里的路,还真觉得疲惫,他原想早点睡觉,以恢复一下体力。可已是疑惑不解的陈氏,非要和他说清楚,谈妥贴在石门山上择地修坟的事,一再劝兆恩别听卓晚春的话,尽早放弃这个念头,但兆恩嫌妻子罗嗦,穿上衣服,手提一盏马灯,干脆到乌石山上的宗孔堂躲清静去了。
陈氏夫奈,只好任由兆恩的性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唯独在石门山上修生人墓时,她和兆恩在百年之后同居一穴,这不是想要与兆恩情断意绝,她这样做的目的,很显然是想让两个儿子不至于受到伤害。
很长一段日子,兆恩每天清晨都要去南山寺,阅览经文,至晚方归,拜谒母亲后,又到乌石山:常夜眠石床上,咏歌自适,而石门山上的生人墓,则是在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由卓晚春代其监工,并请来仙游的工匠,历时两个月才得以完工。
是年,兆恩的长子方治八岁,次子方质才四岁。(待续) (万重山 蔡文俊)

连载( 7)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