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不占用子孙一寸土地 六旬夫妻双双志愿捐献遗体
【发布日期:2012-04-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为吴秋泉与爱人在看他们结婚四十周年的照片

一位开过裁缝店,带出学徒近500多人,先后还办过服装厂、鞋厂的普通老人,如今生活无忧的他,却在忙着安排自己将来的“后事”。他就是吴秋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不但志愿将来无偿捐献自己的遗体,还动员老伴也一起参与。近日,记者来到其位于市区某小区的家里进行采访,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其高兴地说:“太好了,希望你们帮我了解一下有关捐献遗体的渠道和程序,一直为这事而发愁着hellip;hellip;”。
吴秋泉,1951年出生在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进入大学学习,从此选择当一名裁缝,并在镇上开了一家裁缝店,因为其诚信经营,手工精湛,赢得了很多客人的信赖,也带出了500多名的学徒,成为80年代初部分先富起来的“万元户”,成为远近闻名的“名人”。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与老伴在市区的家里过着平静的生活,平常在家里喜欢养花、看报,特别是比较喜欢关注社会动态。早在2009年初,其在报纸上看到关于遗体捐献的报道后,心中就萌发了今后自己也志愿捐献遗体的想法。“死后与其用棺材等方式下葬,都是占用国家的土地,还不如把遗体捐献出来,给社会或科学研究做一些帮助,这个想法也得到老伴及子女的支持”。吴秋泉说,土地资源很紧张,捐献遗体是为来了死后不与活人争土地,不占用一寸土地,希望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留给无限的后代子孙。
“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不需要拥有很多金钱,只有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如果没有了健康,什么幸福都没有了,老人的健康就是子女最大的幸福,如今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自己没什么后顾之忧,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我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回报政府和社会,从我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后,也在一直做老伴的思想工作,只是老伴的身体不是很好,总是有很多的顾虑。如果有一天,我是正常的情况下离开人世,我希望把我的遗体献出,用于医学科研,万一是非正常离开人世,我也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等一些器官捐献给社会,去救治那些需要的人,一举多得,功德无量啊”!吴秋泉毫无忌讳地说道。采访中,一直在一旁的吴秋泉爱人黄素金说,老头子的思想很开明,经常说真正怀念一个人不在形式,而是在心里,应该摒弃封建的传统观念,多提倡新的生活理念和态度,多为子孙后人着想,这样的人生才不会活的太累,全家对他的想法都没有意见,因为他是很倔的一个人,认定后就一定要做到的。
据了解,吴秋泉不仅志愿今后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出,也经常给爱人讲捐献遗体对社会的种种好处,还动员在老家的父母不要购买墓地等。吴秋泉说,死后不与活人争一寸地,不给子孙填麻烦,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子孙后代。
为了帮助吴秋泉了解捐献遗体的相关程序,记者与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据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陈慧白介绍,遗体捐献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根据遗体捐献的相关要求,捐献者必须到所在的红十字会申领遗体捐献登记表,并需要捐献者本人及亲属签字。据了解,根据遗体捐献的相关要求,遗体捐献必须在志愿者逝世后2小时内通知相关接受站;人死亡后超过3个小时,就失去了利用遗体进行医学研究的价值;超过4个小时,死者的眼角膜也将失去其移植给需要光明的人的作用。
记者结束对吴秋泉的采访后,在记者出门的时候,吴秋泉的爱人黄素金对记者表示,其经过考虑,今后也愿意将自己的遗体一起无偿捐献给社会。 (时报记者 翁志鹏 文/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