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白衣天使非洲大陆写华章——记莆田首个援外医生罗元标
【发布日期:2012-05-0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中博建交30周年纪念日的照片,照片中做手术为罗元标,麻醉师第一医院的林良金。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对于一个援非医生来说,艾滋病的威胁,超负荷的工作,清苦的生活hellip;hellip;这一切并不是援非医生在非洲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的全部内容,更让人忍愁负重的是思乡的愁绪和远离亲人的孤寂。但作为国内唯一一个援助博茨瓦纳的骨科医生,也是莆田市第一个走出国门援助他国的医生,罗元标以及同行的中国医疗队员们用精湛的医术赢得非洲人民的赞扬,用无私的爱心使受援国人民了解中国,用青春和热血在非洲大陆树立了一座友谊的丰碑!
2008年12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的罗元标被省卫生厅选拔为优秀医生,进行口对口援助非洲博茨瓦纳国家。在三年时间里,罗元标每天至少完成两例以上的手术,还要手把手地教导当地医生学习中国先进的医术,同时,他与队员一起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非友谊、提高当地医疗水平的使命,使这个“除了车速快,其他万事皆慢”的国家尽快摆脱贫穷。
然而,这个盛产钻石的博茨瓦纳国家,却是全世界爱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医院更是爱滋病人或HIV携带者集中的地方。据统计约占住院人数的83%,意味着大部分要手术的病人是HIV的携带者或爱滋病人。医生在施行手术时要戴双付手套和戴防护眼镜,还要绑着防护围巾,就象个防护特种兵,虽然手术时被污染的利器所伤而感染上爱滋病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三。但刚开始时,罗元标的心里压力还是非常大,作为一个骨科医生,有一次,他在完成骨折复位内固时,习惯性地用手去摸一下骨折端的复位情况,没想到手指被一块锐利的小骨粹片扎破,顿时鲜血冒了出来,便赶紧挤了一些血出来,涂上碘伏,然后跑到急诊科去抽血化验,等待病人HIV的结果。以前这些只是书上看得到的理论,这次他亲身经历,心里到底有些惶惶不可言状,幸好后来无事,但这种滋味令他在今后的手术中如履薄冰。
“援外的日子不可能象国内生活那样多姿多彩,这里副食品奇缺,青菜更是有钱买不到。空闲时间积极种菜,基本上实现了蔬菜自给。”罗元标感慨地说。是的,医疗援外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本批唯一一名骨科的援外医疗队员,可谓前无lsquo;骨rsquo;人。初到时,博茨瓦纳的脊柱手术是一张白纸,医院里很多脊柱疾病的患者因为卧床时间长,臀部和背部长满了褥疮,甚至会长出许多胖胖的小虫子。罗元标还清楚地记得第一例手术是颈椎多发性结核伴不全瘫痪的病人,给与抗结核4周后行颈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手术中几个手术间护士长都过来帮忙和参观,对于她们来说,脊柱手术充满了神奇,手术完毕,所有当地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都在等待着病人的苏醒,当病人的双下肢出现活动时,所有人都鼓掌起来,伸出了大拇指,说:“Chinese,Excellent”。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是一个当地白人老太太身患脚疾病,诊断为:趾骨骨不连,趾间关节脱位,在当地医院和私人医院做过两次手术,走路仍然疼痛。来医院找中国医生给她切开植骨内固定后,4个月后痊愈,老人家非常兴奋的说:lsquo;我等你9年了,9年来没有好好走路过,谢谢您呀,谢谢中国医生!rsquo;还搂着我亲个不停。 这时我体验着承担重要使命的神圣感和创造工作业绩的成就感。”回忆起援非的乐趣和意义时,罗元标坚定地说。
在三年多时间里,这批大多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在国内时是各单位的骨干,而到了博茨瓦纳后,人人独挡一面,不但实践的机会增多,操作能力也明显提高,还遇到了一些国内少见,甚至罕见的病例,为医术论文的实践提供良好的施展平台。同时,还帮助当地提高医术水平,并手把手地对临床医生进行传、帮、带,进一步促进受援国人民感受中国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通过医疗队也更加了解非洲、了解世界。
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如今,回到莆田市第一医院成为科室骨干的罗元标,不断地学习先进的医学理论,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把青春年华默默地奉献在热爱的岗位上,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春风般的服务,以诠释“白衣天使”的真正意义。 (林文坤)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