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好医生郑茂松
【发布日期:2012-05-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有人说看病难,看病贵。那只是一种片面看好病的说法。其实应该理解为有病找好医生难,花小钱看大病难。”在与我市拔尖人才郑茂松促膝谈心时,他的一番话道出时下中国老百姓就医普遍存在的尴尬现象,也是我国医改的侧重点。就按莆田市第一医院肿瘤外科主任郑茂松医师的话来理解,有些患者由于没遇到好的医生,尽管吃了昂贵的药,也难于一治而愈。所以,“一医难求”现象屡见不鲜。其实相对来说,每个医院都有为数不多的好医生,他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楷模,为患者开小处方而治好病,郑茂松便是该医院的好医生之一。
好医生郑茂松的好,在于其精湛的医术。198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的郑茂松,现任莆田市第一医院肿瘤外科主任,是福建省抗癌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莆田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算是我市肿瘤治疗的权威而被聘为莆田学院副教授。从事肿瘤外科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20多年来,他系统地掌握肿瘤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能独立开展双侧甲状腺癌一期根治术、食管癌三期根治术、中型肝癌切除术、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复杂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等,每年完成肿瘤外科大手术达300多例,其中不乏有许多难度大、风险高、达到国家级水平的手术就有100多例。工作之余,他还积极撰写医学实践论文,并先后有9篇医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分别获得莆田市第九届、第十届科技进步奖,2008年5月被莆田市委、市政府授予“拔尖人才奖”。
好医生郑茂松的好,在于他总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所以,他对病人总是“雷厉风行看急诊,和风细雨慰疗养”。他说:“遇有急诊病人来院时,医生要第一时间赶到并实施抢救,赢得治疗最佳时间。同时,在对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其家属经研究的几种治疗方案供其选择,力争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最快地治愈病情,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由于从农村走出来的郑茂松,切身体会农民或社会低层群众的艰辛,所以,对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总是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每做一例重症手术比全省平均水平节省一万多元。同时,在精神上给予充分安慰,在食谱搭配上给予精心策划,在锻炼理疗上给予合理安排,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素质。并在三个月的随访中,他都能仔细地进行复查、分析、总结,科学研究最佳的治疗方案,尽早使病人脱离痛苦,延长其生命。这在他印在名片上的“精于医术,诚以医德”上,可以诠释其不但受病人的尊敬,而且经他治愈的患者后来都成为他的好朋友,可见一斑。
好医生郑茂松,我们还可从他领导艺术水平中可以一览无余。他自2002年走上科室主任以来,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努力做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并专攻于相应的病种,使各种肿瘤病种完全在规范化治疗中,科室每年完成高难度、急危重手术800多例,而且复发率低、疗效好、并发症少、肿瘤切除彻底,肿瘤外科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开展18项新技术、新方法,有6项技术填补我市在此领域上的空白,各种恶性治疗效果达到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是莆田市唯一拥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四位一体恶性肿瘤治疗中心。
就是这样,好医生郑茂松不但处处以身作则,而且时时要求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并要做好三个“一”。即“看好第一诊”,以免误解诊或漏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开好第一刀”,必须规范地为病人开刀,而且治疗要彻底,尤其第一次开刀的病人更为重要,包含着生命的意义;遇到农村来的患者,他觉得“治好一位病人,可能影响一个村庄”。所以,他要求每个医生给患者应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优质服务,以标准的服务理念给病人一个良好的治病和疗养环境。故而,他领导的科室连续8年被评为“文明先进科室”,并荣获了省级“优秀护理病区”。
在医德医风上严格要求队伍严以律己的同时,在生活中,郑茂松却处处体现宽以待人的作风。近年来,他多次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文体训练和表演,积极参加市里和院内各种文艺汇演并得奖。同时,他还致力于抗癌协会工作,为队伍搭建医术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医生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水平。此外,他十分注重医德建设,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各个时期的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组织他们到革命老区凭吊先烈英灵,或带领科室人员到贫困农村参加义务劳动,以增进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提高队伍战斗力,服务更多前来就诊的患者。 (林文坤)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