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为媒 专家深山义诊
7月1日,党的生日。为了切实解决老区群众看病就医难的实际问题,莆田市第一医院组织内科一支部党员先锋队带着一大箱药品及血压计、听诊器等诊疗用品,深入原中共仙游县第一党支部(上宫支部)诞生地——游洋镇兴山村开展以“送医、送药、送温暖”为主题的义诊活动,切切实实将党和政府对老区群众健康的关怀送到他们身边。
兴山村位于仙游县与城厢区常太镇交界处的山沟沟中,由于交通不便,昔日的该山区曾一度成为匪帮出没和我党发展红色政权的地方,1927年春,闽中革命先驱者陈国柱在该村的馨山书院成立了中共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点燃了该县的革命火苗,并成为燎原之势,为闽中游击斗争和仙游县的革命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然而,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了,由于该村地处偏僻,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经济依然落后,村中青壮年劳力纷纷下山谋求生路,留下老人和孩子在村中守护家园,但随之而来的是看病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一直是困绕着老区人民。
针对这个问题,兴山村党支部的一封请莆田侨乡时报代转的来信被莆田市第一医院院长王国荣看到后,该院领导非常关心和重视老区兴山村留守老人和孩子的健康问题,立即安排内科一支部组织一支由老年科、血液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风湿科和儿科骨干力量的党员先锋队,共15人,于七月一日党的生日这个特殊意义的日子,赶赴兴山村为老区留守老人和孩子看病,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一大早,活动现场就挤满了来自兴山村和附近的鲁头、石山、河星、霞峰等老区村的群众近500多位留守老人和孩子前来咨询就诊,各位医生迅速开始工作,为老百姓诊治疾病,仔细地询问病史,在对患者进行仔细检查后,开具处方并将药物交到患者手中,详细交待每种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并嘱咐他们按时服药。
兴山村党支部书记林明志感慨地说:“兴山村近600户中,85%有留守老人或孩子在家,他(她)们的健康成为村党支部一件重要工作。村党支部的一封信引起媒体给予的及时关注和市医院的关心,让这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能得到一次健康体验和看病,使时刻牵挂着在家老人或孩子健康的在外拚事业的年青人一时无后顾之忧而安心工作和发展。在党的生日之际,莆田市第一医院举办党员义诊活动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注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务实工作。”
据悉,此次活动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据统计,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共免费就诊近500名群众,发放了常用药和贵重药解决了群众的具体困难,增强了活动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同时,莆田市第一医院内科一支部的党员先锋队队员们还向前来看病的群众分发服务卡600多张,请现场群众回去转发给因事未能前来的群众,日后如果有病下山进城看病时,尽量给予边远老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忙和方便。
被淳朴的老区百姓的热情感染的莆田第一医院内科一支部书记杨俊华在分完手中的服务卡后由衷地说:“现场气氛浓烈,百姓感情淳朴,支部组织有方,这是我参加义诊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一次,我不但要把仙游县第一个支部的这面锦旗转交给医院党委,而且把老区人民这份深情厚谊转达给医院领导,让医院在条件允可的情况下,尽量为边远地区提供优质服务,让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生。”
红歌激扬 焕发众志豪情
由于闻讯赶来就医会诊的群众多,莆田市第一医院内科一支部的党员先锋队队员们顾不上吃午餐,义诊到下午两点多才送走最后一批前来咨询病情的群众。才在仙游县原第一党支部旧址草草地吃了一顿红军饭,以回味当年红色游击区的艰苦岁月。同时,该党员先锋队得知当地民间自发组织在兴角山上兴建红色旅游区时,在杨俊华的带动下,党员先锋队队员们在原仙游县第一支部遗址的捐助箱里投下一笔爱心建设款,为老区发展贡献力量。
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党员感召下,在当天三批来自仙游和城厢区的参观的党员们,也纷纷捐出一份爱心款,激励着众多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前来兴建红色圣地。对此,兴山村村委会主任崔金标介绍:“被誉为lsquo;莆田的庐山rsquo; 的兴角山, 海拔近千米,离莆田市区只有三十多公里。革命时期,由于仙游县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在山下的馨山书院,点燃了仙游县革命圣火,而受到国民党的注意,会议时常转移到兴角山上红军洞(又称仙梦洞)或其他秘密腹地继续召开,同时,兴角山也是扼住莆仙永要塞,是闽中重要的游击区之一,战略位置显要。至目前,民间已投资200多万元兴建兴角山红色旅游景区。目前,各界正运筹修通红军洞和登山林荫道和望军亭、烽火台、军民湖等的规划兴建工作。”
在义诊活动结束后,莆田市第一医院的党员们爬上海拔近千米的兴角山,在曲折陡峭的山林中重走红军路,在忆苦思甜中重唱红军歌,使10多位党员坚强意志,焕发豪情,并激励着他们不断投入救死扶伤的服务中。对此,仙游县游洋镇镇长陈光珊说:“被誉为仙游县红色摇篮的兴角山红色旅游公园是一处融疗养康复、休闲度假、文化溯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带动老区的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目前,工程建设才进入初步阶段,希望有关部门重视革命圣地建设,支持老区经济发展,促进贫困老区群众尽早脱贫致富奔小康。”
吃一顿红军饭,走一程红军路,唱一首红军歌。莆田市第一医院内科一支部党员先锋队的“七.一”义诊在老区人民心中留下“天使”般的记忆。该医院王国荣院长看着党员先锋队队员们从义诊现场拍摄的照片中感受到当地民风淳朴、山色优美,百业待兴,感慨地说:“看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老区经济还很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不高,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从实际出发,有责任和义务为老区的发展出谋献策,力所能及地帮助当地建设好,发展好。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不但要在医疗保健工作上,多组织党员先锋队前往老区义诊并接受教育;在老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老区群众同富裕地区人民一样享受国家富强带来的成果。” (林文坤 黄剑辉 胡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