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家园办获悉,2012年以来,我市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幸福莆田的重要环节,共投入资金8600多万元,在主要交通路段、主要流域、主要景区及平原片区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受益农民达276万多人。目前,全市46个乡镇、924个村(居)已全部通过省级验收。6个建制镇的垃圾转运站和污水管网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受到省家园办的充分肯定。曾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我市能够持久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离不开宣传发动、舆论先行。市政府和市家园办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各个时期、各个时段的工作目标,认真制定宣传活动方案,按照既定工作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有序开展。市家园办集思广益,积极采编、印发《新村建设简报》宣传期刊,在年内印发20期,累计印发134期,对各地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及时的宣传、推介。各县、区、管委会的家园办也积极行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改变随意丢弃垃圾的陋习,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让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变“政府要我做”为“我自己要做”,宣传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市家园办在强化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指导和巡查同时,还通过市电视台“纠风在线栏目”定期对家园清洁行动情况进行“回访”, 曝光了一些反面典型,有效地抑制了农村垃圾治理回潮。
不断完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是顺利开展我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根本保证。我市一方面从村、镇保洁队伍建设入手,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保洁员队伍。去年,全市新增保洁员57名,使全市农村日常保洁员达到4123名(平均每村4名以上)、清运工450名(平均每乡镇8名以上)。另一方面抓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农村清理垃圾拥有机动运输车(封闭式)158辆(其中压缩式31辆)、设置垃圾收集箱(点)约31000多个,建设垃圾收集池4200多座(平均每村4.7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28座、地埋式垃圾转运站18座、窑式垃圾焖烧炉15座。新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6座,增建收集池181座,修缮垃圾收集池426座,增设垃圾收集箱(点)1153个,购置封闭式垃圾清运车32辆。农村垃圾治理真正做到环卫作业人员配备到位、垃圾清运车辆配置到位、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到位的“三到位”。现在,全市农村日均进场处理生活垃圾约860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达82%以上。有90%以上村庄日常保洁基本合格,有70%以上村庄日常保洁工作较为扎实,能够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整治效果明显。
据介绍,2013年,我市已把偏远山区和海岛38个村全部纳入整治范围,实现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全覆盖,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督促已建成的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抓紧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尽快投入使用。 (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朱玉清 肖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