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市推进六大体系 建设生态城市显成效
【发布日期:2013-09-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建设生态市是莆田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握规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十一五”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莆田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围绕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组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推进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和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生态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十二五”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建设

生态农业不断发展。制定了莆田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及禁建区划定方案,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2.2万口,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效益型工业成效明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重点流域范围内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削减 COD6511吨、SO21.59万吨,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至2010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0.76吨标准煤下降到0.644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15.3%;万元GDP用水量由255m3降到200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92 m3降到80 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42.3%;城区污水处理率达73.6%。
生态旅游加快发展。新增并维护建设了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名胜古迹,旅游区(点),从单一观光型旅游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的转轨变型。

●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完成植树造林2.58万公顷,封山育林7276公顷,全市有林地面积增加到22.5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8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56.1%提高到58%。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在湄洲岛轮渡港区与黄金沙滩等海域建立“海漂垃圾”整治示范区,在湄洲岛6个典型无居民海岛设立特别保护区,在沿海滩涂湿地新植红树林1092亩,在南日小麦屿海域建设第一座人工鱼礁,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维护海洋生态安全。
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建立了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为主要依据的用地审批新制度,切实落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青山挂白”治理工作有效推进,圆满完成“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相关指标。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饮水安全工程高效推进,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70.59万人,提前三年完成水利部确定的农村安全饮水目标;金钟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成为我省“十一五”期间水利行业实施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库工程。

●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建设

生态园林不断美化。至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从33.1%提高到37.9%,绿化覆盖率从36.1%提高到43.1%,人均公共绿地从6.5平方米增加到11.5平方米。
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所有县(区)基本建成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由2005年的8万吨/日提高到2010年的24.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80%,位列全省前4名。城镇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得到加强。大力开展农村改厕,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广泛推进控污等农业新技术应用,逐步把全市农业引向循环经济发展轨道。
农村能源结构得到优化。加快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力度,到2010年底,全市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65万户(口),年可产沼气约2490万m3,可满足5.25万农户全年生活用能,占全市72.6万农户的7.2%。
重点流域环境整治持续深化。综合整治北洋水系30.28 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万亩;,取缔、搬迁、整治了一批污染地表水和饮用水源的工业污染源和畜禽养殖场,完成19个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全面推进水源保护规范化管理。

●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洪涝干旱灾害防御工程方面。成功防抗了10场暴雨洪水、18次台风的袭击或影响,成功抵御了2006年沿海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情。
林业生态防护工程方面。沿海20个乡(镇)森林覆盖率从24.6%提高到26.7%,280多公里陆地海岸线绿色屏障进一步巩固提高。
灾害性天气预报工程方面。建成了50个自动气象站,站网格距约10公里,形成了布局合理、点面结合,较高时空密度的地面气象监测网。
海洋灾害防治工程方面。建立健全了以各县(区)行政负责人为核心的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和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初步建成了各项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等信息发布服务网络,积极应对各项海洋灾害。
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面。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不断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农畜产品疫病防治工程。建立了莆田市农业检验监测中心,被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建设

环境监管水平有所提升。我市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建成4个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站、1个水环境质量自动站、30家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形成了水、气自动监控和110联动群众环保投诉受理系统为一体的环境监控指挥中心,环境监管水平和联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分享至:
打印】  【关闭